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就业

任城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 贡献青春力量, 书写崭新篇章

陈丹济宁报道通讯员田媛

点燃青春火炬,奔赴美好明天。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任城区青年教师群体以教育家精神之光指引自己。他们以德立身,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指明灯”;他们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教育强区的崭新篇章;他们乐教爱生,把做好老师、当“大先生”作为一生的目标。朝气蓬勃的五月,让我们走进任城区教育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聆听他们用青春和实干写就的教育故事。

朱瑞环:

美育滋养心灵用温暖音符护航学生成长

朱瑞环,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担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兼音乐教师。济宁市小学音乐教学能手,济宁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任城区第二届运河名师,任城区教学先进个人。曾获得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电教优质课二等奖;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优课”;多次执教市、区级音乐公开课课,获得好评;参与编写国家级、省级论著,并多次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带领音乐教研组潜心专题研究,研究的案例获得山东省小学美育(音乐)创新成果一等奖;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朱瑞环怀揣着对三尺讲台的憧憬,考入了济宁市实验小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教坛耕耘13载,朱瑞环始终坚守在音乐教育的“讲台”,活跃在音乐课堂与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她秉承学校“让爱浸润每颗心灵”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善研乐教”的教风,践行和爱()教育“小主人”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用美妙的音符护航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进入济宁市实验小学,我交流轮岗了几个校区,对每个校区孩子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针对不同的孩子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就我目前所在的站前校区的实际情况,这里的生源大部分为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家庭陪伴少,导致个别孩子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朱瑞环说。

“我教过一个孩子,因家庭原因,他性格内向孤僻,对上课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朱瑞环回忆,为打开他的心扉,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孩子谈心,并鼓励他自信勇敢面对一切。“你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动听”“相信自己,你能够做到的”……潜移默化中,孩子喜欢上了音乐课并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在长期的合唱训练中,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朱瑞环目前教授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她深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坐不住,便针对性地开设了打击乐课程,通过唱游、演奏、欣赏、创编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专注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我十分喜欢上音乐课,因为有趣、好玩,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响板、三角铁、沙锤等小型课堂打击乐器。”一年级学生谢忠旭高兴地说。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朱瑞环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快乐和知识分享给学生,用音乐传递彼此心灵的感动。作为学校教务主任,她在扎实推进“双减”,关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等方面持续努力着。

马冉冉:

打开科技之窗以创新之火点燃梦想之光

猜十二生肖的游戏程序中学习选择结构,设计预测身高程序诠释变量……在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的孩子们眼中,他们的信息科技老师马冉冉像是一位魔法师。40分钟的课堂上,她总能以巧妙的构思和趣味性十足的方法牢牢“抓住”学生们的专注力,将每一节课变成一场双向奔赴的教与学。

今年是马冉冉在任城教育一线奋斗的第十个年头。入职以来,她深度践行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律动课堂”深度思考力课堂教学模式,力求通过信息科学技术课程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力、创造力。“信息科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主修科目之一,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特别是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马冉冉在教学之中一直立足于“学生兴趣高于一切”的原则,让学生们在乐中学、趣中学。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学校信息科技教研组的负责人,马冉冉带领组内10位教师积极大数据、大模型、AI技术等前沿技术,并常态化开展编程主题学习,有效提升了团队教师的业务技能、拓宽了教学视野。

作为济宁市的品牌学校之一,济宁市第十三中学高度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断优化创客中心的硬软件建设。作为创客中心的骨干力量,马冉冉负责编程社团30多名学生的指导工作。近年来,她辅导并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各级机器人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心怀创新的力量,有想法就要去努力实现。”毕业生张文川现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至今他还深深记得马冉冉说过的这句话。大学阶段,张文川联合同学共同创造了绘梦慧画国风绘画智能辅助软件,先后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比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成功申请了软著。

在教育沃土辛勤耕耘的十年,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马冉冉先后获评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创客骨干教师、任城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荣获济宁市基本功一等奖、济宁市创新实验优质课一等奖并执教济宁市公开课。“我渴望自己是一座桥梁,联通学生们感知未知,探索科技的宽阔大道。”马冉冉说。

崔俊慧:

探索生命奥秘做努力奔跑的生物教研人

“这里有小草、兔子、狼三种角色,各小组请分配好角色、排好食物链……”在济宁市第十四中学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崔俊慧正在带领学生们做一个“游戏”。第一步完成后,她又抛出问题:“如果有毒物质进入了这条食物链,谁中毒最深?”“分解者应该在哪里?”

作为一名从教10年的生物教师,崔俊慧的课堂主打活泼风趣。她不断探索生物学教学方法,让生物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以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生动诠释了“一切为了孩子”。

作为学校生物学科教研组长,崔俊慧带领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最新前沿动态,组织同年级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取长补短。她鼓励同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赛前组织教师们听课评课、集思广益,针对如何导入,如何活动,怎样升华等展开激烈的讨论。近年来,学校生物组的教师们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她的带领下,生物教研组开设了《生活中的生物学》、《神奇的生物学》等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了崔俊慧生物校本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不仅借助显微镜观察到微观世界的生物,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领略到生命的奥秘,还可以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食物,并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在她的指引下,学生们利用种子、花、叶片等材料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粘贴画和书签,在动手中拓展了思维、巩固了知识点。

2021年,崔俊慧在济宁市教育研讨会上汇报分享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核心素养下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探索》,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她还参与编写山东科技出版社初中五四制《生物学》教材和《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入职以来发表多篇国家级论文。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这是崔俊慧的座右铭,她也俨然化作一束光,虽然微小,却坚定无间,温暖着、照亮着学生们前行的路。

李晓蕾:

扎根乡村教育在希望的田野上潜心耕耘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任城区长沟中心小学李晓蕾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赤子情怀,2017年便扎根乡村、筑梦育人,为乡村教育建设不遗余力。

“我现在教二年级语文,班上留守儿童比较多,很多孩子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约束性差,有的甚至不识字,使得孩子们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晓蕾说,尤其7-8岁年龄段的孩子调皮、好动,上课容易分神,就要求课堂生动、有趣。

“大家请看,生字宝宝来喽,看它有三个点、1个竖撇、两个竖呢。”李晓蕾边说边在写下“州”字,并通过幻灯片演示该字由甲骨文至今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翘舌音,跟我读,zhou、zhou。下面请大家在练习册上把它写下来,注意它的第一个点往左,中间的竖稍短,书写时要细心哟。”

8年教学生涯,令李晓蕾深刻明白,教学不只在课堂,更在课外,尤其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孩子,她总在下课时、放学后对症下药。“对不爱朗读的孩子,激励他们大声朗读课文,不爱动笔写字的,就对他们进行生字听写。并在放学后,督促家长对其监督。”学生赵益航的妈妈谈起李晓蕾直竖大拇指。“我们打工比较忙,来不及顾孩子,是李老师一直帮我们督促着孩子学习。放学后,李老师也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打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情况,让我们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课文。”

除语文授课外,李晓蕾还担任着班主任,在面对个别叛逆学生时,她总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曾经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李晓蕾的引导下爱上了打篮球,原本孤僻的性格变得积极开朗,上课回答问题变得大大方方、声音响亮。

近来年,李晓蕾先后获得山东省课件一等奖、任城区优秀教师等荣誉,并在2023年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她说这些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她将坚定站在教育沃土,陪伴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用心守望、静待花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