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旨观点题的解题技巧中,除了利用文段的主题词外,另有一种常用并且高效的方法,即通过文段的行文脉络来找出文段的主旨。而所谓行文脉络,指的是一篇文段甚至一篇文章的说理逻辑,作者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将其想要表达的观点呈现出来,结构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行文脉络。
在常见的行文脉络中,因果文段是比较基础的一类,文段往往会有如“因此”“所以”“正因如此”等表达因果关系的提示词,也就是“因果词”。当我们看到在文段中有因果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判断这段话是否属于因果文段,从而快速找出主旨。那么,在因果文段中,其主旨的表达有两种常见情况:第一种,即因果词后表达观点或结论,那么主旨就是因果词后的观点或结论。如例题:
信用不是从诚信产生的,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实现高效交易而建立的一种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信用未必依赖于诚信,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讲信用,可能只是因为契约强制,并不是出于诚信。因此,我们讲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但从来不讲现代经济是诚信经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信用与诚信的关系
B. 现代经济的基础
C. 诚信与契约的不同作用
D. 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制度保证
[答案]A。中公解析:在这个文段中,文段第一句告诉我们,信用不是从诚信产生的,并且指出信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接着说,信用未必依赖于诚信,并且对这句话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最后,在因果词“因此”后,文段末句总结了二者关系。所以文段意在强调信用与诚信的关系。A项因此正确。B项中现代经济的基础在文段没有体现。C项,文段没有比较诚信与契约的作用是否不同。D项在文段也没有提及。
此外,因果文段的主旨也有第二类情况,也就是因果词后陈述事实,那么文段的主旨则是事实产生的原因。如例题:
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水,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过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变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 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 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 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清幽风光
[答案]C。中公解析:在这篇文段中,我们也能看到比较明显的因果词“正因如此”,但是我们会发现,因果词后作者并未在这部分表达任何观点,仅仅说明了一个事实,即莫高窟保存了大量遗产,具有重要价值和很高的地位。从前文看,首句指出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接着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选址和洞窟设计特点。最后说明莫高窟因为这些原因才得以保存完好。C项是文段最后一句的同义转述。A、D两项为末句之前的内容,并非重点。B项的“重要价值”文段没有涉及。
以上,就是本次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因果文段的两类主旨提取的技巧,只要看准因果词,理清文段的行文脉络,找到文段的主旨大意也会是一件轻松且高效的事情。祝同学们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