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接到了很多很多的家长咨询。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在择区方面非常有代表性。
我们先来看一下问题:
老师您好,现在小孩的选区有两个选择,分别是奉贤和静安。
方案一:在奉贤升学路线,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世外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
优点:
1.父母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在奉贤工作生活,照顾起来方便。
2.一年级如果能摇号进去的话,小升初直升概率大,虽然是新学校,但毕竟是世外。
缺点:总觉得市区的教育资源比奉贤好,心里觉得放弃市区有点可惜,市区公办小学+初中的升学路径相对确定性比较高,毕竟民办进小学也要摇号。
方案二:在静安升学路线,静安闸北实验小学总校和风华初。
优点:已有房。闸北实验和风华初的组合非常有确定性。
缺点:房子产品力差,60平6楼老破小,三代人挤一套,长辈也要从原来的生活圈退出,爬6楼照顾孩子。
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会怎么选?感性?理性?还是拍脑袋做决策?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公众号后台、微博、知识星球数不胜数,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竟然有这么多的家长,还不知道在上海选区的重要性。
01
先来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我们直接点:
如果你看重子女教育,在上海选区比住什么样的房子要重要的多。
静安的确定性更高,缺点可以人为改变,比如租房。而奉贤相比市区的教育弱势,个人能力无法改变,只能接受结果。
至于为什么选区很重要,我们来看这张图。
以上四种叠加原因,让跨区小升初的决策路径,变得非常非常窄。
先来说说学籍对口。
上海公办小升初有三种方式:户籍对口、学籍对口、还有长宁那样的电脑派位。
所谓“学籍对口”,就是指小学对口升入初中。
小升初阶段,公办初中是根据孩子小学的学籍,也就是在哪上学,来决定孩子的对口初中。
目前中心城区基本上都是学籍对口,也就是说,读哪所小学,决定了你能读哪所初中。
实行学籍对口的行政区:黄浦、杨浦、虹口、普陀、静安、徐汇(户籍+学籍对口+电脑派位)。
而户籍对口则不一样,小升初阶段,公办初中看的是户籍所在地,按照孩子户籍所在地和入户时间来决定孩子的对口初中。
即使你小学在别的区上,只要户籍在某所初中对口小区,就可以上这所公办初中。
浦东、闵行、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目前都是户籍对口政策。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不是走民办,那么一开始的选区,就基本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教育路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的父母,在小学阶段不清楚孩子潜力,为了鸡娃选了杨浦。后来发现孩子性格不适应鸡血环境非常痛苦,初中想要转到黄浦或静安,公办路线基本很难。
而小夏的父母,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在黄浦接受快乐教育,初中想跨区去闵行鸡血,那么只要你有闵行的户籍,也就是对口初中的房产,满足入户年限即可。
02
再来看看第二点:公民同招,导致跨区择民办被削弱。
大家都知道,在上海民办学校的教学实力,整体比公办要强。
以前的民办可以筛选生源,尤其是在小升初阶段,民办学校可以通过SMK或者XW班等方式,筛选出成绩好的学生重点掐尖拔优,所以更容易形成超级初中。
在公民同招之前,家长们一般都是这样操作的。
因为原来是民办先招生,可以先去博一把考试,如果没考上,还可以等到公办招生的时候再去报名公办,对口该排在哪还是排在哪,没问题。
小升初公民同招政策出台后,这种局面发生了逆转,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逐渐下降。
因为公民同招只能二选一,如果民办没进去,公办回来就是同类靠后,还不一定统筹,叫同类排序靠后。
比如说你是人户一致,你就会排在人户分离和居住证之前。
但是大家想想,对于热门学校来讲,基本不会出现人户一致招不满的情况。
所以这也导致了,现在跨区择民办的意愿降低,很多家长们不敢赌概率,也不敢赌未中签再回来的机会成本。
公民同招以前,我在哪个区都无所谓,因为肯定会先去博一把民办,单车变摩托。
现在恐怕摩托博不到,回来自行车都被人骑走了。
03
民办摇号也是如此,现在基本形成了一个对冲。
什么意思?
比如说,原来没有实行民办摇号,都是考试进民办,肯定要衡量一下孩子水平,牛娃就试一下,普娃干脆就直接不去。
现在实行了民办摇号,局面开始变了。
牛娃家庭们会觉得,本来考试能考进去,现在变成了“摇摇乐”(摇号),摇不进去还耽误我进好公办。所以有一部分牛娃干脆就不试了。
而普娃家庭恰恰相反,本来考试考不进去,现在摇号还能拼一把。
所以这会有个对冲,导致人数上变化没那么大,但是生源上肯定会发生变化。
这也是教育部门为了均衡生源,不让民办掐尖,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要收。
这和公民同招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跨区择民办的意愿降低了,选区定公办的重要性就会相应提升。
04
最后一点,新中考改革,让跨区中考变得不合算。
今年3月份的中招细则,市重点高中的50%~65%都是分配到区和分配到校,更加夯实了选区定终身这个逻辑。
哪个区的优质市重点高中越多,哪个区的考生选择越多。
哪个区的四校分校或市重点分校越多,哪个区的考生越幸福。
对于以四校为目标的顶级牛娃来说,虽然四校所在区的受倾斜程度减弱,但依然有优势。只不过自招的竞争更激烈了,会有一部分牛娃切换赛道,去拼裸考。
所以一开始的选区,就会显得非常非常重要。
这也对家长有个要求,对于选学校的逻辑一定要与时俱进,并且要顺势而为。
搞清楚不同区的教育格局,弄明白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入学排序,为孩子规划好升学路径。
下一篇讲如何选区,大家把“在看“点起来,给我们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