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博
21世纪什么最宝贵?当然是人才。
哪个城市的人才多,哪个城市才更有竞争力、发展潜力,不动产的价值也更高。
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了各地人口的学历。其中“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顺便说一句,中国每7个人才有一个“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所以不要看不起“大专”。
有了各地人口总量、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各地高学历人口的数量。然后剔除各地的“在校大学生人数”,才是真正的“人才总量”。原因很简单,大学生毕业之后未必留在上学的城市。
所以,一个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越多,需要剔除的人数就越多。
上面的图表,是中国主要城市的“在校大学生人数”。
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北京和上海早就不是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了。为了纾解人口,这两个城市的大学重点培养硕士和博士,本科的规模被严控了。
比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每年毕业的本科生都不过3000多人,比本校的硕士生还少,跟博士生相当。所以有人说,北清的本科才更珍贵。而在北清,如果你本科不是本校的,而是研究生才来的清北,你会被本科生鄙视的。
北清的本科生大部分选择升学、留学,直接走上职场的人非常少。所以企事业单位雇佣到北清应届本科生的概率,只有雇佣到其应届研究生概率的六分之一、七分之一。
北京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降到了全国(内地)第6名,上海降到了第12名。
在校大学生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有广州、武汉、郑州、成都,广州名列第一。
重庆、北京、南京、西安的“在校大学生”也都达到了90多万人。
大学生最少的超大城市,是深圳。深圳只有13.28万在校大学生,不仅低于东莞、佛山,还远低于珠海。
按照深圳之前公布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深圳到2035年在校大学生人数也只计划增加到40万,比2020年的贵阳还要少。说明深圳未来计划走的高教路线,是接近京沪的高端路线。比如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都是中等规模的研究型大学,追求学术排名、不追求规模排名。
再看一下各地研究生人数(含博士),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北京遥遥领先,超过了第二和第三的总和。上海位居第二,武汉位居第三。
下面这个表格也非常有意思,它展示的是28所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上海的各大名校,毕业生留在本地的比重是最高的,其次是北京。
这很好理解,上海北京的工作机会多、工资待遇高,当然吸引了更多名校毕业生。北京高校留本地的比例低于上海,是因为北京落户门槛更高。如果放开口子,估计没有几个毕业生不选择在北京的。
东北的几所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地的最低。中科大毕业生愿意在安徽(合肥)工作的比例也不高。
山东和四川名校愿意在本省工作的比例超过了天津、武汉,有点出人意料。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名校毕业生如果不留在本地,第一选择是哪里:28所学校中,15所学校的外省第一选择是广东,显示了广东强大的吸引力。此外,还有10所学校毕业生的外省第二选择是广东。
广东之外,上海、北京、浙江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可以这样讲:全国的名校,在为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这几个核心城市培养人才。
看完了在校大学生的分布情况,下面这个表格,就是剔除了“在校大学生”之后的城市人才总量排行榜:
北京的人才总量(剔除在校大学生)遥遥领先,达到了821万人。上海位居第二,达到了771万人;深圳位居第三,为493万人;成都位居第四,为433.5万人。人才总量超过400万的,只有这四个城市。
达到300万量级的,有4个城市,分别是重庆、广州、西安、天津。
200万量级的,有5个城市:杭州、武汉、苏州、郑州、南京。
准200万量级的,有4个城市:长沙、沈阳、青岛、合肥。
在人才总量前20名城市里,普通地级市(连省会城市都不是)只有苏州和无锡。说明高级别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非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优势明显。
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在汇聚人才上的优势保持了几十年,未来仍将长期保持。最有条件接近京沪的,应该是深圳。
当然,人才要发挥作用,还需要体制和机制的配合、激发。否则,纯粹就是一个存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