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在纠结,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呢?
这周开始,各地陆续可以填报高考志愿了,才发现压根不用纠结是上清华还是北大
不过,新的难题出现了——对今年1078万的高考考生来说,城市、学校、专业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
比如说,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在中西部或者东北老家可能能上个一本,但去北京、上海只能选二本,选哪个呢?
又或者说,这个学校相对来说没那么好,但某个专业特别厉害;而另一个学校整体好一些,但自己喜欢的专业它又不太行,这又该怎么选?
和买房一样,高考后的选择同样大于努力,选对了甚至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小柒的观点是,城市>学校>专业。
城市的选择,我觉得是要排在首位的。
刘强东就说过,“我当年高考只报了北京和上海,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因为就目前来说,中国各种资源依然高度向大城市集中,股市是强者恒强,城市同样是强者恒强。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发布过一份《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报告,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对我国298个城市进行了量化评价。
报告显示,排名前30位城市的GDP全国占比达到42.5%,主板上市企业数量全国占比高达69.7%。
其中,仅四个一线城市拥有的私营企业数就占到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20.59%,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28%。
制造业辐射力方面,排名前30位城市的货物出口全国占比高达74.9%;高等教育辐射力,前30位城市的211和985大学数量全国占比高达92.8%......
也就是说,现在各种资源,不管是高校、还是更好的工作机会,依然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城市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如果两个大学属于同一个层次水平,但一个在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另一个在十八线小城市,那就选前者。
一方面,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好,也会有更多的再选择机会。
比如在上海,就有插班生政策。
如果你一开始只能选上海普通的大学,那么在大一的时候就能通过插班生考试,争取考进更好的大学,比如复旦、同济、交大等,等于给了自己一次再高考的机会。
另外,上大学后你不能再当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瓜,得开始接受社会的各种信息,从自身所处的环境看看这个大千世界,开阔眼界。
思想上的升华,是你未来选择的奠基石。
如果你本身就是在小地方、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越是要到大城市去上学。
井底里的青蛙只有跳出来,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也才能在未来就业时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再考虑更长远一点,大学毕业后,我们都要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你是愿意在小地方工作、还是到一二线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呢?
最近,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九校联盟(简称C9,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高校最新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些顶尖的同学毕业后都去哪儿高就了呢?
清北就业地域的首选是北京,复旦上交是上海,南大是江苏,中科大是安徽,西安交大是陕西,基本都是学校所在地。
而近两年,广东和上海成为C9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城市。
以上海来说,复旦和交大毕业生留沪比例分别高达66%和72%,是一座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但是,哈工大就比较尴尬了,黑龙江只排在就业地域的第三位,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往广东、北京跑。
看具体数据,2018年哈工大留在黑龙江的本硕毕业生占比只有9.2%,到2019年比例倒是有所上升,但只升到了11.89%
基本上90%的哈工大毕业生都跑了,可见东北人才流失有多严重。
但换个角度想,人才为啥要跑呢?无非是工作机会少、或者钱没给到位嘛。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只要你大学所在地经济够发达,上学的地方基本就是你初次就业的地方。
那么,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应该首选经济发达的城市,让自己提前熟悉这个城市,大学期间也有更好的实习机会。
58同城最近也发布了《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今年毕业生首选城市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
大家填报志愿时也可以按这些地方去选,主要都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基本上也是城市群。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在中西部或者东北老家可能能上个一本,但去北京、上海只能选二本,选哪个?
我的答案就是——后者。
好了,到第二个问题,学校好但专业不够好VS专业好但学校不咋滴,怎么选?
小柒的建议是,如果学校整体排名不错,但你想选的专业弱了点,那就选这个好的学校。
你可以先想一个问题,将来你毕业找工作时,你猜HR看到你的简历,是主要看你的学校还是看你的专业?
比如说,A学校没啥名气,但经济学专业比较牛;B学校名气大点,但经济学不是强项。
HR可不一定都会知道A学校的经济学牛,这时候他们认的就是有名气的B学校。
再去问问你的老表们,他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时学的专业是不是对口的?
从小柒身边的例子来看,专业对口的同学还是比较少的。
小柒的表姐学的是会计专业,现在在做设计;高中同桌学的是韩语,现在在做运营......
根据领英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专业对口率逐年降低,75后的专业对口比例达到41.6%,到90后的降到36.2%,95后的更是只有28.8%。
那么,在大学时候选择的专业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你选错了专业,大学时候也是有机会转专业的。到时候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重新选择。
至于具体选择什么专业,小柒建议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想想未来哪些行业最赚钱。
我们在《A股最赚钱的行业千万不要错过了!》(点击蓝字可看到详情哟)里给大家梳理了A股各行业员工平均薪酬的排名。
排在首位的是非银金融行业(券商、保险、期货公司等),以74.1万元的员工人均年薪遥遥领先。
排在前边的非银金融、银行、房地产,可以选择的专业比如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其实都包含了这些知识。
虽然现在学经济、金融的人很多,包括小柒也是经济学专业,当年填报完志愿后,有同学说,“你怎么也选了经济学,今年选经济学的人都能塞满整个黄河了,将来怕是不好找工作。”
但事实就是,我做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当年求职时也木有不好找工作的感觉。
另外,像传媒、计算机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
昨天,网易CEO丁磊正好谈到高考志愿,他认为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
二是要考虑兴趣。
就像丁磊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的选择要以兴趣、热爱为先,在此基础上,要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如果你确实非常喜欢某个专业,将来从事某个工种就是你的梦想,那就直接选它!
高考时拼的是分数,高考后拼的就是你的选择。
在大多数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高考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过了,别在城市、学校、专业这条岔路口上,选错了路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