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高考成绩今晚(6月23日)公布。在高考分数公布前,有的考生不免对分数有所担忧。当分数公布后,等待录取的过程可能会心神不定,也可能有一个迷茫期。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如何做好考后心理调节?
“一部分考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考后心理辅导与调节,也是需要老师、家长和考生自身关注的。”上海市南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霞说,大部分高三学生考前都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全力以赴向着自己梦想的高校努力。高考结束后,几乎所有考生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走出考场的考生身心负荷没有完全放下,还没有走出“应激状态”,需要用一段时间调整,比如: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调整,同时劳逸结合,警惕过激补偿心理,注重精神调节,有节制地放松,避免追剧、打游戏等熬到半夜,白天又睡一整天,中学阶段养成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
有的学生可能会“超常发挥”,考出比平时更好的成绩,也有的学生可能“失常发挥”,考不出平时的水平。对于高考分数还比较满意的学生,可以放松心情,有节制地调整作息;对于高考分数不太满意的学生,面对分数,及时调整自我状态,接纳现实,正确对待分数。如果分数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大,避免过度引申分数对个人人生的整体影响。现实生活中,好分数、好大学、好工作与幸福人生之间,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对未来要充满希望,树立信心。
“如果考试不理想,有烦躁、低落、迷茫的情绪都很正常,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和好朋友、家人、老师表达自己低落、难过等情绪,获得支持,也可以适当放松或者以积极的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如果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心烦气躁、睡不好、吃不香,持续两周左右,甚至有消极的念头,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借助更为专业的力量帮助自己。”李霞提醒。
志愿填报时,要搞清楚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工作领域、职业发展等。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当与父母的意见相左时,可以倾听长辈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入了解相关专业,在了解这个专业以及所在行业的同时,多向业内人士或高校老师进行咨询,分析利弊,共同探讨,尝试把个人兴趣、特长、能力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等待录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一项新技能,做些家务,和家人、朋友一起短途郊游,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一名青年志愿者,发挥个人特长,贡献一份自己平凡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高考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理性接受这一现实。人生的道路很漫长,高考是一段重要的旅程,高考虽已结束,亦是人生新的起点,考生们需要确定新的目标,充实积极的生活状态,带着希望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李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