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揭牌成立,3个月内,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已经成了4家,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为了瞄准未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发展转型升级,2021年5月,教育部批准12所高校成立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除了上述4所外,还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从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分布情况来看,除了北京有3所外,其他9所分布在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南京、合肥、武汉、西安和广州等9个城市,各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定位和瞄准的领域不尽相同。
最早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的是北京大学,6月22日学院正式揭牌,这离教育部名单公布尚不到1个月,该学院以未来生命健康技术为主要方向,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医学两大前沿交叉学科,计划每年招收培养本科生和博士生各50名,研究生100名。
7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成立,以未来新概念飞行器、未来空间开发利用、支撑空天战略任务技术为主要方向,将实施八年制本博贯通、定制化学研一体;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仪式举行,聚焦“大工程、大健康”未来战略产业发展,依托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瞄准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智能健康等未来技术领域。
8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揭牌成立,将聚焦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技术,着眼能源、健康领域,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东南大学则在8月10日发布了未来技术班选拔报名公告,首批100人,将聚焦芯片设计、信息材料、未来通信、智能感知等4大领域。
目前,除清华大学外,其他6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都确定了发展方向。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将聚焦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城市等高端高新未来技术;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主要布局智能感知、大数据、AI+融合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建设人体感知及智慧健康、跨媒体感知和混合智能、大数据与数字孪生、数字普惠金融等4个未来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作为西部唯一的代表,选择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X(混合增强智能)、医工交叉(计算物理医学)三个作为主攻方向;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以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器人科学与工程为依托,聚焦未来工业智能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将重点建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3个技术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围绕量子科技发展等方向,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的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
总体来看,各高校未来技术学院集全校之力,重点瞄准2-4项未来技术,如芯片、人工智能、医学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预计将在几年来产生大批成果并应用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汇总。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6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由理化所牵头建设,自动化所、西安光机所、基因组所、微电子所等相关研究所共同承建,着眼于未来的、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革命性进步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