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院校

34年前, 24岁女研究生被拐, 仅“卖”2480元, 买主: 凭啥我不能买

1988年2月25日,正月初八。24岁的女研究生杨华,被弟弟送到省城郑州,准备买票去北京。还有4个月,杨华就要从上海某大学毕业了。然而,志向远大的杨华不满足于研究生学历,想继续读博深造。

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春节前,杨华联系了一位北京的老师。约好过完春节,杨华就去北京找他。因此,正月初八这天,杨华就赶到郑州火车站买票。

1988年,那是34年前,买火车票得去火车站,甚至都不需要实名制购票。可售票员告诉杨华,直到正月十一,都没有去北京的火车票。没办法,杨华住到了郑州火车站附近的运青旅社。为了省钱,杨华让弟弟先回家。

谁曾想,这竟然成为了杨华噩梦的开端!

推开门旅社门,迎面走来一个小姑娘,面带笑容,热情地接过杨华的行李,边提着编织袋边说:“姐,这是刚下火车吗?先休息一下,我给你打盆热水,解解乏”。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服务生。谁能想到,她是人贩子——张敏。

没来得及回话,杨华手里的行李就被拽了过去。一会儿,张敏端着一盆热水回来了。正月初八,天还冷得要命。杨华在刺骨的寒风中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不说,最后还没买到票,攒了一肚子的气。

杨华是又气又冷,她也没客气,拿着毛巾,洗起了脸。而面对这位自来熟的小妹妹,杨华的戒备心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其实说起来,也不能全怪杨华,谁能想到一个17岁的小姑娘,竟然是个人贩子。

张敏的母亲没上过学,她认为,女人没必要读书。自己没文化,照样闯江湖。因此,小学都没上完,母亲就让张敏退了学,干起了人贩子的生意。

有一年冬天,张敏的母亲带着张敏,将一位和她差不多的姑娘,卖到了山东郓城县,给当地的农民当媳妇。

根本没花多少力气,两人前后就赚到了1400多块钱。这次的经历,让张敏的价值观彻底扭曲。初尝甜头的张敏,离开母亲,独自干起人贩子的生意。

1988年,春节前后,张敏靠着年龄的伪装,接连卖了三个姑娘。而杨华,已经是她的第三个猎物。

杨华推开旅社门的那一刻起,张敏就在心中盘算,该如何骗走杨华。为了降低杨华的警戒心,张敏又是给她提包,又是给她打热水。

熟络后,张敏笑嘻嘻地问杨华:“姐,我看你像是个学生,这是刚过完寒假,准备回去上学吧?”杨华笑了笑说:“寒假还有一段时间,想去趟北京,可正月十号的票都卖完了,只能先找个旅店住下”。

听到这里,张敏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她故作惊喜地说:“真是巧了,我两天后也要去北京,刚托人订了票。本来买了两张,我妈有事不去了。正愁一个人无聊,咱俩到时候做个伴吧”。

说完这些,张敏又脸色一沉:“不过,去北京前,我还要回老家郓城一趟,那边有生意要做”。随即,张敏又故作神秘地趴在杨华耳边说:“姐,悄悄告诉你,还是银元的生意呢”。

别看杨华已经24岁,甚至还是个研究生。可对于一直在上学的她来说,还是太嫩了。张敏看杨华有些犹豫,便火上浇油地说:“姐,你跟我去吧,就当是玩儿了。明天早上走,后天就能回来。反正你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等着也是等着。”

在张敏的不断劝说下,杨华终于答应了下来。

正月初九,张敏买了两张从郑州赶往山东郓城的长途汽车票。两地相隔不远,才300多公里。在那个年代,坐六七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就能跑到。下午,两人来到了郓城县李集村。在这里,见到了张敏的干爹解某。

傍晚,家里来了几个陌生男人,不停地上下打量着杨华,心思单纯的杨华也没多想,还在和张敏嘻嘻笑笑。聊天的空档,解某给了张敏一个眼神。张敏心领神会,立刻将杨华带走。结果,这几个人是在商量价格。最后,他们花了2480元,买下杨华。

第二天,张敏拉着杨华的手说:“姐,我这批货要跑两个地方。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头行动。我骑车去北边,你跟着这几个人去宫庄,回头在我干爹这里会合”。说完这些,张敏指了指不远处的几个人。

到了这时,杨华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可人生地不熟,杨华没敢声张,只好点了点头。

跟着这几个青年人,杨华来到了宫庄村。七拐八拐,走进一处由土坯搭起来的矮小院落。一进门,就被一群人围了上来,随后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隐约中,还听到有人嚷嚷着:“新媳妇来了,大家都来看新媳妇”!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杨华,愣愣地看着围在身边的众人。看热闹的妇女开了口:“还不知道是干什么吗?他拿了2000多块钱,把你买来当媳妇”。说着,随手指了指身旁的矮个子男人。只见他满嘴黄牙,面目可憎。

听到这里,杨华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研究生也就白上了。大惊失色的杨华立刻大声说道:“我是来拿货的,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可不管杨华喊得多大声,旁边的人根本不理会,只是一个劲地笑。

没等杨华把话说完,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就围了上来,不由分说地架着杨华往堂屋走,硬按着杨华的头去拜天地。期间,杨华一边哭一边喊:“我是名研究生,被人骗到这里,求你们把我放走吧……”

杨华的哭喊,被一声声地笑骂掩盖。不少人还起哄:“长恩,跟她亲个嘴”。当那个满嘴黄牙的男人,想要靠近杨华时,被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原来,这个买她的男人叫宫长恩。

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村民才陆陆续续散场。当天晚上,杨华拼死反抗,宫长恩也没能得逞。第2天,杨华不吃不喝,一心想着逃跑。可不管走到哪,宫家人总是寸步不离。

此后几天,杨华不是没有求过宫长恩。她说:“大哥,我还是个正在上学的研究生。你买我时,不是花了2000块钱吗?你放心,我马上给我家人发电报,让他们给你邮来3000块钱。”

不管杨华好说歹说,宫长恩只有一句话:“不行”!

坚持了几天后,杨华整个人筋疲力尽,根本没有了反抗的力气。有天晚上,终于被宫长恩得逞。事后,杨华不是没想过自杀。

她找了一根绳子,准备吊死在房梁上。没有死成不说,被宫家的人发现后,还把房间收拾得一干二净。为了防止杨华逃跑,每次出门前,宫长恩都将大门锁死,窗户也被木板钉上,仅留下一些缝隙透光。

眨眼间,距离杨华来到宫家庄也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几次逃跑都以失败告终。时间长了,宫家对杨华也放松了警惕,允许她在门口转一转,但是不准她离开宫长恩的视线范围,否则就是一顿毒打。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华从邻居的小学生那里借来了铅笔和作业本,写了一首藏头诗,并托好心的邻居,寄到了上海,杨华的导师那里。

其实,早在前段时间,杨华的家人和导师,找杨华都快找疯了。

1988年3月,学校开学一个多月,迟迟未见杨华前来报到。杨华的导师傅教授担心杨华的安危,给杨华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询问杨华的情况。那个年代不比现在,往来要靠电报和书信。

杨华母亲接到导师信后慌了神,她清楚地记得,杨华临走前说,要去北京找老师、查资料。于是,她赶忙联系北京的老师。打听后才知道,杨华根本没来过。第二天,杨华母亲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向傅教授说明情况。

八十年代,女性失踪,最差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遇害,要么被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杨华母亲立刻报了警,还动员亲戚朋友四处打探。在一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想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

1988年5月8日,一封没有寄件地址的信,送到了傅教授的手上。从邮戳上来看,这封信来自山东省郓城县。思前想后,傅教授也不记得自己在郓城县有什么熟人。可当他打开信时,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地之赞歌》

到处陷阱到处沟,

此时祸来几时休?

来日方长泪难断,

寻觅无忘愁更愁。

候门玉女落此难,

集市有家海市楼。

宫廷宅院已逝去,

庄户囚鸟声啾啾。

宫廷宅院又若何?

长眠此地恨悠悠。

恩恩怨怨永难忘,

来世报恩亦报仇。

这封信,既没有落款,也没有署名,就连信纸也是皱皱巴巴的作业本。然而,再看那娟秀的字迹,傅教授断定,这一定是出自杨华之手。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经过仔细揣摩,傅教授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到此来寻/候集/宫庄/宫长恩”。再看标题:“地之赞歌”,这不就是“地址”的谐音吗?看到这里,傅教授热泪纵横,他知道,学生杨华一定受尽了千辛万苦。

很快,学校和上海的公安局组成了营救小组,坐上了从上海到济南的特快列车。5月10号,在济南联系上了山东省的领导同志。领导得知案情后,非常生气,立刻电令菏泽和郓城的同志,组织营救工作。

5月10号晚上9点,营救人员在郓城集合完毕,趁着天黑摸到了宫庄。在宫长恩院墙外埋伏好时,已经是5月11号的凌晨。翻进院墙才发现房门紧闭,门上还有两把大锁。

郓城县公安局王副局长突然紧张起来,难道宫长恩收到风声,将杨华转移了?为了避免出意外,警察叫来村支书来喊门。

“长恩,长恩,快点开门,找你有事”!喊了几声后,才听到房间内有人回应,紧接着就是悉悉嗦嗦的穿衣声。杨华在不在里面?公安局的范主任灵机一动,朝里面大声喊了一声:“杨华,傅老师来看你了”。

“傅老师?”一声带着哭腔的姑娘声,从里面传了过来。就在这时,另外一间房的房门开了,一位老大娘从里面走了出来。她默不作声地将手中的钥匙交给了村支书,又一声不响地关上了房门。她,就是宫长恩的母亲。

为了防止杨华逃跑,睡觉前,宫长恩的母亲都会在外面,用两把大锁把堂屋门锁住。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再由她将房门打开。

当天晚上,杨华被顺利解救出来。出村子时,还发生了个小插曲。一些农民,手里拿的家伙,想把人拦下来。镇长出面,亮明身份,严肃地对他们说:“不关你们的事,赶紧回去睡觉”!见镇长出面,这些人才不情愿地回去了。从被拐,到最终被营救,杨华经历了70多天的磨难。最终,张敏和宫长恩都被法办,可杨华受伤的心灵和精神又该如何恢复呢?

70多天里,了解杨华情况的人可不在少数,村长、村干部……直到杨华被解救,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更加讽刺的是,宫长恩被法办后,同村人依然不解:

“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别人买媳妇,最多把人送走了事儿,凭啥长恩就不能?不仅人财两空的下场,人还被抓进监狱,这公平吗?”

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愚昧的思想也烟消云散。

现如今,回头再看那封信时,永远忘不了那最后一句话——恩恩怨怨永难忘,来世报恩亦报仇。可以想象得到,面对着两个月的折磨。杨华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了来世,希望来世能报恩也报仇。

无独有偶,后来还过发生了类似于杨华的事情,电影《盲山》反应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