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教育资讯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 走出家门 “阅读”城市

“过去的人们溯河而上,可以直达苏州,久而久之,便习惯称它‘苏州河’了……”

漫步上海苏州河畔,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三年级学生何腾宇向妈妈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休息时,他在学校发放的“行走手账”上认真记录下“打卡”苏州河的感受:“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爱这条上海的‘母亲河’。”

在“行万里路”中了解城市,是北京东路小学特别的寒假作业。学校希望通过寒假作业的全新设计,鼓励孩子们走出家门,“阅读”城市,记录沿途的风景和收获。

翻开何腾宇的“行走手账”,寒假以来,他已和家人一起“打卡”了不少地方。在黄浦剧场,何腾宇了解到这里是影片《风云儿女》的首映地,《义勇军进行曲》正是从这里唱响全国。他写道:“我的学校离国歌唱响地不远,我感到很自豪。”

一天走下来,经常要超过一万步,但何腾宇的妈妈滕敏觉得值得,“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在行走中了解城市,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都是重温历史、开阔视野的宝贵机会。”

这个寒假,何腾宇除了上他最爱的围棋课,其余时间都被他“安排”了体锻、行走和阅读。“1月16日《榜样的力量——勇气》”“1月17日《榜样的力量——责任》”“1月18日《口袋神探》”……他把寒假里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一记录,并在“阅读手账”上抄录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星空的奥秘,正是在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点点呈现在全人类的面前,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星空使者,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带着我们看向更远更深的宇宙。”

滕敏告诉记者,“双减”后,校外培训时间大幅减少,作业又基本在学校完成,孩子有了更多阅读时间和观察生活的“闲情逸致”,就连作文都写得更好了。“这让我们下定了决心,要让孩子过一个轻松而有意义的假期,也希望有更多线上线下场馆资源向学生免费开放,让他们有更多好去处。”

记者从上海教育部门了解到,上海鼓励学校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

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上海将健全“双减”长效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课后服务、课业辅导等校内教育质量,完善培训市场综合治理机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