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谢谢你……”听到这句歌词,就忍不住要感谢无私奉献在方舱中的志愿者,不过估计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会被一些用人单位“歧视”。
国际大都市上海无论在高等教育水平上、在优越的地理环境上、还是在繁华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上,都吸引着国内外大学生蜂拥而至,不过一场疫情带来了离沪潮。
还记得离沪潮阶段,火车站、飞机场人山人海,不少大学生连夜打地铺就为了抢到回家的车票。大家争相恐后离沪的目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的就业机会已经开始缩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心的大学生发现,不少上海的用人单位已经开始重新招聘,并且给出的薪资待遇还不错。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上海出现了“奇葩”的招聘门槛。
进过方舱的不要?上海一志愿者多次求职被拒,已露宿街头一月有余
用人单位设定招聘门槛很正常,除了个别岗位有性别、年龄、身高、颜值、户籍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外,多数岗位主要会对应聘者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思想品质有要求。
如果能在疫情阶段主动进入方舱当志愿者的人,那思想品质基本会受到认可。不过上海一名志愿者却多次求职被拒,目前已经露宿街头一月有余,公园里、桥洞中他都睡过。
一个在被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为什么会求职遭拒,是他眼高手低吗?原因是有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规定,应聘者不得有进过方舱的经历。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阳过,进了方舱就不要。
此事引来大量网友关注,有网友说:这就是给志愿者的回报吗?有网友说:现在的教育水平不是最重要的了?还有网友直言:即便是阳过,也不是求职者的错,为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上海出现“奇葩”招聘门槛,为什么会存在用人“歧视”?
“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上海出现的“奇葩”招聘门槛让人大跌眼镜。同时也难免会让大学生猜想,又会有多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问规定却也因此为准绳?
应聘大学生自然是难以接受,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达标,凭什么还要受这样的歧视。更何况志愿者在前面冲锋陷阵,到最后成为被限制的一类人,那老师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真的对吗?
为什么会存在用人“歧视”,在更多网友吐槽用人单位没有良知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觉得自己很委屈。有HR直言,如果公司里出现一位“复阳”的,那全厂就要停工了。
还有在职大学生表示,也会很担心新招来的同事会“复阳”,自己需要工作,也不想要被传染。还有自称是老板的人哭诉:不能怪我们,我们也是为了公司,为了所有在职人员考虑。
这是理由还是借口?笔者认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苦衷,但这种歧视是不符合科学依据的,也不应该从接受过优质素质教育的人口中说出来,毕竟员工即便不存在复阳奉献,也可能会在上班路上被传染。
同时不能被忽视的,很多志愿者也是有工资的,所以就算是一个月找不到工作,也不至于会流落街头,而且更多的用人单位并不会设此门槛。也就是说“门槛”事件或许言过其实了。
总而言之,存在用人“歧视”的犯错方肯定是用人单位,但各界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些理解。那么在这个问题之下,是否可以给很多没有去过方舱的应届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上海或迎来第二轮“离沪潮”,是否给应届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除了上海本地人,如果不能在此找到心仪的工作,又没能力支付高额的生活费,那上海或将迎来第二轮“离沪潮”。那就很可能让就业市场出现大学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对于想要去大城市打拼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不过不得不接受的是,上海地区的精英汇集,大学生得带着真才实学才能脱颖而出。
那么大专生是否不能在上海落脚呢?事实是大专生在就业时虽然可选性不如本科生,但大专生属于技术工种,在应聘对口岗位时,优势不比本科生差,所以无论专科生还是本科生,找好定位都可以来上海。
笔者寄语:虽然很理解上海用人单位的步履维艰,但当看到这样“奇葩”的招聘门槛时,着实让人心寒。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个招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