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想做那个成绩永远排在前列的学生,这样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赞。回到家里看到的总是爸妈的笑脸,虽然就连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笑脸是因为自己,还是因为成绩。
长大后我们懂得了成绩是“功利”的,你属于哪一种人才,是靠成绩进行区分的。我们与学霸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智商上的鸿沟。于是,我们明白了有些东西,不是努力了就能达到的。
北大院长面试上海学霸,“就像一个模具打造出的家具”
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到上海去面试学生。学生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都好像无可挑剔,学习上成绩优异,艺术特长能保证每人至少都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市级比赛的奖项,还去过敬老院帮老人洗过脚。
这样的履历递交上来,没有人会觉得学生不够优秀。相反,这样的履历让北大的秦院长感到有点遗憾。他们看上去太完美了,几乎没有任何的缺点。但是他们又太像了,每一个都像模具打造出来的家具一样。
这样的“像”不仅在履历上体现,每一个人在面试的时候,都呈现出一样的姿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回答问题的时候吐字清晰,语句当中包含着抑扬顿挫,学生们按照准备好的模式应对着面试。甚至在院长提问名字的时候,那名学生还准备回答:子曰···。
院长再三直接说道,你的名字是什么?学生却脸红了起来,好像之前准备的自我介绍都作废了。还有一位学生做好了回答一切问题的准备,院长却突然说:我没有要问你的,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学生马上从自信满满,变成瞠目结舌说不出话。
我不感兴趣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们是谁
院长说从他们的面试反应来看,他们应该都参加过“面试”的培训。至少看到过面试宝典一类的东西,但是很可惜我不感兴趣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们。院长在问及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人的时候,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得上来。
一件从小孩子起就每天都会问自己的问题,到了长大反而不会回答了。或许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本来是要成为谁的。家长们都会按照公式培养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小小的年纪就能熟读诗书,在英语上也可以对答如流。
小学和中学也要去当地最好的中学,高考一定要考上北大和清华。这才是每一位上海学生该做的事情。本科毕业以后努力向着世界最好的大学哈佛努力。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当实现这些目标之后,下一个方向是什么呢?
北大的院长说,他很想问这些学生,考上北大以后怎样?他见过太多优秀的学生,人们只看到了他们外表的光鲜,没有探索他们心里的苦楚。当他们攀上这一座高山的时候,会问自己下一座高山在哪里呢?从这一点上看,人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单一,并且缺乏想象力。
考上北大之后怎样?想要好的未来先学会倾听自己
北大院长说,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的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去上北大、清华或者直接去哈佛。接触到教育界的天花板,但很少有人问之后呢?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学生考上北大和哈佛会怎么样?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对上海学霸们的面试,让北大院长吃惊于现在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更加对现在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产生了反思。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挖掘出属于自己的使命。上学就是为了告诉学生,在未来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学生很少倾听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真实的想法浮现在眼前,也会因为权衡利弊而做出违背想法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按照推断出来的方向去走,但学生一定是不快乐的。倾听自己的声音,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什么地方会有不朽的成就。
北大院长建议每一名学生,都应该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点空间。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用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去做自己吧,做一个不被定义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真正的有质量有价值。判断一段生命是否有质量,就看每一天是不是你真正想过的日子。
总结:教育是要引导人们有独立的思考,不能只学会被动式地接受观点。要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