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教育资讯

学术界的“妲己”, 2019年成为顶尖学府女教授! 多段婚姻惹争议

一直以来,学术圈给外行的印象都是严肃、孤独且枯燥的。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美女教授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学术圈的刻板印象。

她叫钱璐璐,2007年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就飙升为了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教授,完成了其他人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

钱璐璐在科研界崭露头角时,她的个人经历也随之曝光,让她饱受争议。

有人说她将婚姻当成筹码,借此晋升,是学术界的“苏妲己”;也有人认为她具备硬实力,个人婚恋情况和学术成就无关。

而事实到底如何?钱璐璐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钱璐璐

钱璐璐自小就对科学非常感兴趣,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

她并非一个天生的学霸,高考时成绩并不理想,就读于南京铁道医学院。

这是一所不算太好的学校,但很幸运,2000年,教育部下发决定,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钱璐璐就摇身一变成为了985高校的毕业生。

在学校里,她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两人志同道合,在科学研究上很有共同语言,于是毕业后,钱璐璐和对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的钱璐璐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家庭上来,反而醉心于科学研究。

她的丈夫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选择尊重妻子的决定,支持钱璐璐考研。

钱璐璐虽然足够努力,但第一次考研还是以失败告终。

不甘心的她和丈夫沟通过后,决定二战,这一次,她顺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丈夫本以为从此以后,他努力工作赚钱养家,钱璐璐也能一边照顾家里一边搞学术,两全其美,却没想到迎来了婚姻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学子众多,钱璐璐本身也足够优秀,姣好的样貌吸引了大批的追求者。

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她的已婚身份而退却,但也有人不愿放弃,钱璐璐的师兄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师兄不仅惊才艳艳,还被誉为校草,两人走在一起时,见到的人都会称赞一句郎才女貌。

再加上两人在学术上有着相同的见解,灵魂上的高度共鸣,让他们觉得再也离不开彼此了。

于是钱璐璐和丈夫和平离婚,师兄也放弃了女友,两人开始了一段不被人祝福的感情。

虽然钱璐璐的做法并没有触及法律,但始终私德有亏,她的价值观实在让人无法认同。

恰逢当时中国娱乐圈兴起,对自己容貌很有自信的钱璐璐也想去试试,在第二任丈夫的支持下参加过《红楼梦》的选角,想要竞争林黛玉的角色。

但她缺乏演戏的天赋,也不是科班出身,不出所料被刷了下来。

钱璐璐也没有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毕竟她最爱的还是科研,转头又和丈夫一起扎进了实验室里。

研究生毕业后,钱璐璐想要继续读博,经过精心准备后,成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师从贺林院士。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她认识了第三任丈夫,一位同校的男博士,学术界的新星。

第三任丈夫并不在意钱璐璐的过去,对她呵护有加,在钱璐璐攻读博士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助力。

一个选题,一篇文章,都十分珍贵。

而在与丈夫的交流中,钱璐璐的学术研究也在稳步进行,2007年,她成功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钱璐璐对待感情十分清醒,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她从不为感情所累,从不让爱情和婚姻成为她追寻学术进步的绊脚石,也不屑于沉醉其中。

钱璐璐的几任丈夫肯定也知道,她是一只不愿安分的飞鸟,一心只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他们都认为自己能够让钱璐璐安定下来,却都失败了。

也有许多人认为她对另一半不够忠贞,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职责,但钱璐璐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想法,一心为了学术前进。

也是因为她这样的“清醒”,才能走到今天。

当钱璐璐取得博士学位后,大家都觉得她已经完成了此生最高的成就,已经到达了一个顶点,爱情事业双丰收,完全可以潇洒生活,连她的第三任丈夫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钱璐璐的野心不止于此,她还期盼着前往更高的山峰。

她毫不留恋的结束了第三段婚姻,嫁给了一个名叫Erik Winfree的学术大佬。

Erik Winfree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是生物分子计算及相关领域里的行业大牛,诺奖的有力竞争者。

当年Erik Winfree受邀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钱璐璐刚好是接待团中的一员。

钱璐璐的英语口语很不错,有着共同的研究方向,两人相谈甚欢。

教授被这个东方女子身上的忧郁气质深深地吸引,也很欣赏钱璐璐的才华和追求,而钱璐璐折服于Erik Winfree教授的深厚学识,她明白这个人能够成为她学术研究上的一大助力。

Erik Winfree回国后,2007年9月2日至9月6日邀请钱璐璐前往加州理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并承担全部费用。

在那里,钱璐璐见识到了行业里顶尖的研究,认识了顶尖的研究人员和教授,瞬间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回国后没多久,钱璐璐就和第三任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即便对方再三挽留,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

2008年1月,钱璐璐前往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生物工程博士后。

她也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段婚姻,和Erik Winfree教授在学术上共同努力。

Erik Winfree爱惨这个东方女孩,称她为“the love of my life”(一生挚爱),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术研究上也倾囊相授,为她的研究道路保驾护航。

2019年,在丈夫的爱护和帮助下,钱璐璐成为了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教授,达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可能达不到的成就。

有人对钱璐璐很是不齿,认为她只不过是借着教授丈夫的风才能站在顶尖的学府。

但钱璐璐也拿出了一些成就。

2011年6月,钱璐璐的论文《增大DNA链置换级联的数字电路计算的规模》(Scaling up digital circuit computation with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发表在《科学》杂志。

同年7月,另一篇论文《用DNA链置换级联实现神经网络计算》(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with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发表在《自然》杂志。

《自然》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科学》则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能够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论文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目标。

而钱璐璐能够成功在这两个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也代表着她正式在所研究的领域里站稳了脚跟,一颗科研新星正冉冉升起。

2017年,钱璐璐带领着研究团队,研究出了具有分拣功能的DNA机器人。

DNA机器人身高仅20纳米,每迈一步的距离是6纳米,不足人类步长的亿万分之一。

虽然移动速度极慢,但递送货物的成功率高达80%。

“就好像电子机械机器人被送到火星等太遥远而人类不能及的地方,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将分子机器人送到太微小而人类不能及的地方,比如说血液里。”钱璐璐说。

论文里的大篇学术名词,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理解,笔者只能粗浅的理解一下,大概就是一个DNA单链分子,当它没有和其他分子结合时,就像“一条软绳”。

它能通过和周围的另一条DNA单链结合,从而实现二维空间中的“行走”和“分拣”。

钱璐璐及其团队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够让DNA机器人应用在更多的地方。

或许有一天,它能够对垃圾的分子进行分类回收。

再大胆一些想象的话,或许未来DNA机器人能够在医学领域大放异彩,将药物分子运输到血液里或细胞中指定的地方来抗击疾病,完成医生和普通药物无法完成的任务。

她还尝试用DNA“画”出了一个蒙娜丽莎,就是把DNA中的四种碱基精确地相互匹配,形成稳定结构,并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制作出来的图像还真的和名画有几分相似,这幅“画”还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

年纪轻轻就能获得如此成就,钱璐璐难免会受到一些非议。

有人说,都是她那个厉害的老公帮了她。

确实,Erik Winfree教授本身在DNA计算的相关领域里颇有建树,估计私下里也会多加指点。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便她的丈夫能够给她许多学术上的指点,能够在科学圣地里站稳脚跟,不是她的丈夫能够说了算的。

还有许多厉害的教授和学术大佬随时都能够甄别她的学术水平,只有自身拥有足够的实力,才不会被踢出局。

成为教授后,钱璐璐还需要授课或是进行一些学术演讲,网络上还有一些她演讲时的视频。

台下的观众席里,有许多行业内的大佬,而钱璐璐态度不卑不亢,表达清晰,还能够在大佬提出问题时对答如流。

光是这一点,就不能说她一无是处。

更何况钱璐璐还在加州理工学院里授课,如果她真的名不副实,缺少真才实学,都不用校方踢人,听课学生们的投诉就能把学校的邮箱挤爆。

但钱璐璐那极其不正常的学术升迁和教职升迁速度,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短短12年的时间,从一个本科博士一路飙升,做到世界顶尖学府的博士后,再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职,这速度堪比坐火箭上太空。

如果是天赋异禀,那么应该自小就显现出过人的地方,但钱璐璐从小到大都没有特别突出,反而在和Erik Winfree教授结婚后才崭露头角,不免让人觉得奇怪。

加上她三次闪离婚姻,给她的经历添上一笔神秘色彩,也让她饱受争议,甚至被调侃为学术界的“苏妲己”。

钱璐璐目的性很强,也极具野心,她很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婚姻和爱情都不会成为她的阻碍。

而她也总能抓住机遇,一步步地往上走。

可即便钱璐璐取得了再高的成就,个人品德的缺失也注定她这一生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有人觉得她把婚姻当成筹码,靠着男人才达成今天的成就,可不能否认的是她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否德才配位还有待考证。

也有人觉得恋爱和婚姻是个人的选择,不能因此就否定她的成就,但确实一路升迁都伴随着一段又一段婚姻的结束,令人深思。

而对钱璐璐来说,她这一生里到底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得多,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但无论如何,她的价值观都是错误的,虽然不触发法律,可私德有亏,还伤害了他人感情,不是一个好的榜样。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其他领域,都应该扼杀这样的错误风气,只有风清气正的学者,才能让圈子良性循环,创造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