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85毕业生的光环又“破碎”了。
曾经,他们“看不起”的县城选调生,如今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
就在他们涌入县城时,质疑也随之而来:
“985都来抢饭碗,还让人怎么活?”
更有人怀疑,“确定不是贩卖焦虑?”
毕竟,并不是人人都是985出身。
非985的,看到985卷到起飞,自然就慌了,担心被“抢”了自己的饭碗。
或许,这也是任正非所说,“寒气”的一种。
一位网友犀利评价:
“30年前下海,30年后上岸,时代在变!现在有点理解,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看了一圈评论,已经很少人吐槽,“学历浪费”的问题。
更多的,是投往羡慕之情:
“我们这里引进的清北高材生,现在已经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实职),还不到三十岁。”
怪不得无人嘲讽。
时代变了,选调生不是985毕业生的无奈选择,而几乎是最佳选择。
林嘉绮在成为选调生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过着“非人”生活:
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半,最忙时连着四五天连轴转,身体支撑不下去,“奋斗”也渐渐失去了意义。
更惨的是,她随时面临着被“用完即抛”的结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大厂”成为不起眼的“螺丝钉”,转身到小县城,就能变成“香饽饽”。
比起我们熟知的公务员,选调生可以说是领导的重点培养对象,因而上升更快。
早早看清“形式”的人反而能享受一波“红利”。
徐东来2019年毕业于广东一所985高校,同年报考贵州省选调生。
彼时,985毕业生在县城还很“稀有”,他也因此歪打正着,得到领导的重视。
时过境迁,撞得头破血流的985毕业生恍然发现:
“出走半生,归来发现还是体制内香。”
有选择权,即是幸福的底色。
对徐东来们而言,选调生本就是一项保底的选项,有更好的出路随时可以抽身离开。
但“更好的出路”在哪,谁又能肯定呢?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曾几何时,“未知”二字等同于“迷人”。
如今,在骨感的现实面前,“确定性”充满了诱惑力。
就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而言,入职一次性补贴1到2万元,每个月补贴3000-5000元,5年内在本地购房享受20万到40万元补贴......
从某个角度看,当985毕业生转身即碰壁,考入县城就是在“走捷径”。
很难说,这是不是一种“短视”。
太多985毕业生陷入“高学历”的精神内耗中,以至于稳定和机遇,一样也没把握到。
985毕业生褪去光环背后,“学历无用论”恐怕又会甚嚣尘上。
毕竟,当“名牌大学”毕业生回乡做起普通文员,这巨大的割裂感,给人的冲击太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失望。
但我想,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读书改变命运”这一标语,是很多普通人的“信仰”。
不得不说,他们太高看了这句话的力量,以至于产生了一个错觉:考上名校,从此就可高枕无忧。
现实是,985应届生毕业即失业,没有一丁点夸张的成分。
学历和“收益”不成正比,这是很多年轻人陷入的困局。
一位985本科生走到人生的节点时,不知道要考研、考公还是工作,以至于白白蹉跎了时间。
忽然发现,在成都,她竟然找不到一个月薪4千的工作,别说攒钱了,吃饱饭都成问题。
一位985硕士毕业一年后,看了看手中的存款,忽然伤感了:
全部收入加起来才5.8万,抛去日常开销2万,孝敬父母2万,抛弃七零八碎的8千,竟然只攒下1万。
奔三的年纪,钱袋空空,一言不合恐怕都难睡好觉。
恐怕,她在读大学,读硕士前,很难想象付出了庞大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平时扣扣索索,要攒个10万都遥遥无期。
而在这之前,他们可能是“大学生新式啃老”的一员,家长求着他们找工作。
可等到他们考足了瘾,难道就能找到高薪的好工作?
有网友一阵见血地说:
“如果大家知道十几年寒窗苦读,努力到前2%,终于考上985、211等名校,结果最后一年只能挣6-7万,连养家糊口都是问题,以后结婚、养孩子都得啃老,学子会作何感想,家长会作何感想?”
这段话的本质,其实是在问:
“我寒窗苦读考进985,就不能给我的努力‘折个现’?”
世上哪有一劳永逸的事?
几年前,有一篇文章火遍全网,《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这标题当然很“矫情”,一时之间竟不知道是在炫耀还是自谦。
作者是小镇做题家的成功案例,她从偏远的小县城,一路披荆斩棘考进复旦,却自称是“废物”:
“觉得自己算是完了蛋了,努力什么,再努力也买不起上海的一套房子,人家上海土著的同学家里都有两套了。”
这就是典型的“名校病”:以为考上985,从此就能心想事成,世界都围着自己转。
否则,就哭天抢地,经不得人生任何的“大起大落”。
这是“病”,而社会恰巧有“药”:
“毒打”一顿,便能认清眼下该走什么样的路。
前阵子,网上流传一段语录:
“如果我没上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做服务员,可是我读了一点书,我不甘心去做只完成义务教育就可以做的工作。”
很多人看了都惊呼“破防”,半是凡尔赛地说:
“你大学生还好啊,我研究生可咋整?”
但我却很不理解:
读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元视野,更多元的选择,并不对结果负责。
如果你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那么,哪怕名校光环傍身,也百无一用。
一位网友在面试了很多211/985院校毕业的求职者后,不禁发出灵魂一问:
“学校到底给了孩子们什么,社会到底给了孩子们什么,而变成一群不得不随波逐流的人,而索要薪资的理由几乎都是我要保证在上海的生活,而不是我能做什么。这样下去,大概真应了那句话,很多人失业后就再也无法找到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成为选调生的985,恰恰认清了自身的现状,做出了当下最适合他们的选择。
哪怕,这个选择在亲戚朋友,吃瓜群众看来,和他们的“身份”严重不符。
归根结底,这就是“身份的焦虑”。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最近又在网上流传,叫《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文中的青年就是他的外甥姚勇。
王小波对姚勇的评价很高:“天资聪明,虽然不甚用功,也考进了清华大学。”
但问题来了。
也许姚勇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一心想以摇滚为生,吃艺术这碗饭。
姚勇母亲知道后,觉得“灾祸临门”,对弟弟王小波委以重任:让这小子认清现实,找个正经工作。
王小波一劝说,姚勇就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说什么“痛苦是灵感的源泉”。
好在王小波没被这话陷进去,而是另辟蹊径说:
“别人的痛苦才会成为你艺术的源泉,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艺术的源泉。”
不得不说,姚勇是真聪明,一下子就领悟了其中的奥妙:
自己没有玩摇滚的实力,贸然以此为生,吃尽苦头,只能成为别人“艺术的源泉”。
姚勇认清现状后,就同意好好念书,毕业后从事软件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必再为生计上班。
姚勇的经历,何尝不是万千普通人的缩影:
认清自己的定位,那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如果一线城市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何必白白耗费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痛苦,给别人提供“艺术的源泉”?
不值当!
毕竟,人人都挤在一线城市,前胸贴后背,站都站不稳,那也不现实。
见过大城市的繁华、灯红酒绿,回头发现小县城风景独好的一面,未尝不好。
回小县城,也不意味着彻底躺平,无所事事,而是应有另一番作为,而不是被精神内耗拖死:
人才扎堆县城,让县城从此振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