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孟钟捷建议,加强上海市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孟钟捷深耕高等教育多年,他认为,在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对标其他兄弟省市,上海还有进一步探索、提升的空间。
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实施‘强基激励计划’,探索基础学科和关键学科本硕博长学制培养模式”,但从操作层面看,尚缺乏落地的规划与实施策略,在理念上,也缺少对大中学贯通机制的深度思考。比如,尚没有明确面向中学生的英才计划、作为招生的强基计划和入学后的拔尖班之间的联系。
其次,从目前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和培养成效来看,截至2021年底,教育部在全国77所高校遴选建设了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覆盖数学、物理学等20个基础学科。上海基地建设数量有36个,而在近两届教育部拔尖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中,上海高校获奖总数只有7项。人才培养如何进一步提质,值得思考。
最后,在跨校、跨学科、跨学段、跨界交叉合作方面尚存不足。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顶尖科研院所、全球顶尖科学家在沪工作平台、头部科技型企业。但目前,我们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资源、研究资源、师资、实践项目等仍未完全盘活,各高校间,高校与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协同、互通、共享亦显不足。
对此,孟钟捷建议,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创新行动,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比如,可以在沪的教育部拔尖基地为改革试验区,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支持探索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个性化培养机制、学术创新提升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跟踪机制等。
他还建议,组建上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协同培养机制。可以通过组建拔尖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单位包括高等教育学校、基础教育学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协会等,形成育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