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教育资讯

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难度大,设置“辅导员”能让就业“无碍”吗?

转自:顾杰

今年上海两会,《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表决通过,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参与该条例立法协商的政协委员认为,这将有助于促进残疾人群体更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在聚焦设施与服务的同时,也有委员指出,应通过打造残疾人稳定就业的“无碍”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近年来,上海以事业单位招录、建立“一人一档”制度等多种形式推动残疾群体就业。市残联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残疾应届大学生就业率已连续5年超98%,2020年以来连续3年达100%。但高照宇等政协委员注意到,在各类残疾人群中,心智障碍人群的就业难度仍相对较大。为此,他和十余名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建议设置专职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岗位。近日,这一建议获市残联的积极回应。

用人单位还有不少顾虑

高照宇对心智障碍群体的关注,来自一杯咖啡。两年前,他所在的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和全市首家心智障碍青年支持性就业基地“梦工坊”咖啡建立合作,每周五下午,由自闭症、智障、唐氏综合征等心智障碍青年组成的“流动咖啡馆”准时来到律所营业,制作并售卖咖啡给写字楼里的员工。

在和这群孩子接触的过程中,高照宇发现,通过互动,孩子们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提升。但律所只能解决少数几个孩子每周一个下午时间段内的就业,更多孩子仍面临难以就业的压力。“由于社会对心智障碍人群的不了解甚至有偏见,很多孩子存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不得不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此前学到的各种技能也随之退化。”

用人单位并非不想雇佣心智障碍者,而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有不少顾虑。委员们调研后发现,在各类残疾人群中,心智障碍人群的就业率最低,就业难度最大,用人单位接受度最低。相比其他劳动者,心智障碍者通常被认为需要用人单位履行更多的义务,包括提供额外的职业安全培训等,并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用人单位对其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也往往束手无策。

“培养一支专业的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委员们建议试点设立专职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岗位,辅导员可根据其专业知识来评估残障人士的工作能力,帮助确定工作岗位,并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持续支持,协调残障人士与管理者、同事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对管理者、同事、家庭开展培训,传授与残障人士相处的必要知识。

记者注意到,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制度,扩大就业辅导员队伍,是《“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的任务,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得到进一步明确。相关承办部门表示,将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共同研究职责范围、上岗资质、培训要求、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推进构建就业辅导员职业培训及资质认证体系,使这项政策惠及更多残疾群体。

一人一档最长跟踪18年

某种意义上,就业辅导员可通过消除用人单位的顾虑,提升心智障碍者就业的稳定性,但由于每位心智障碍者的情况不同,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持续跟踪和个案管理。在高照宇看来,上海为视障、听障、肢残大学生群体建立的“一人一档”制度,或可为心智障碍群体就业提供借鉴。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上海从2019年起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即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残联、学校为每位入校学生建立学习和就业档案,主要记录适应性培训、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入职企业等情况。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每年毕业的全日制高校残疾大学生保持在120人以上,2022年达到高峰152人,分别就读于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多所高校,其中肢体残疾学生占多数。

张闻(化名)是2005年毕业的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由于视力障碍,求职曾遇到不少困难,简历投递给20多家单位都打了水漂,她一度陷入深深的悲观和自责中。了解到张闻的困难后,宝山区残疾人劳动服务所的职业指导师张慧华主动与她对接,最终为她找到了一家专业从事集装箱生产、出口的专业企业。

但找到工作只是开始,残疾大学生工作之后还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难。张慧华说,区残联专门为残疾大学生建立了信息管理库,信息库与人社部门的就业信息网联网,目前库中存放着100多名历年毕业学生的信息。“我们主要通过数据比对、实时跟踪,及时了解残疾大学生最新就业动态。若发现他们下岗、失业,会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在信息筛查、比对过程中,张慧华了解到张闻所在的公司即将搬迁到外地,于是,他又重新忙碌起为张闻找工作的事,并在不久后为她找到了满意的单位。张闻是张慧华从事残疾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后跟踪最早、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位学生,至今已有18年。“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帮助残疾群体实现就业,而且要实现稳定的就业。”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陈栋渊说。

多措并举扩大就业渠道

“从整体上看,面向残疾群体的岗位总量仍不够。”委员们认为,无论是心智障碍者,还是其他类型的残疾群体,从根本上说,解决其就业问题仍在于挖掘更多的就业岗位。

在上海,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正逐步打破人们的想象。陈栋渊用“三杯咖啡”予以概括:第一杯是“梦工坊”咖啡,主要面向心智障碍残疾人;第二杯是星巴克等门店内的“无声”咖啡,主要面向听障人士;第三杯则是已成为网红的“熊爪”咖啡,主要面向视障人士。

去年7月,一家形似橡果的小店在浦东开门迎客,这是全国首个由盲人咖啡师任店长的咖啡店,店主兄弟俩殷天保和殷天佑均为盲人。哥哥殷天保制作一杯冰美式最快只需1分41秒,已与多数连锁咖啡品牌店持平。

“结合上海的咖啡文化,我们拓展了许多此前或许被认为不适合残疾人的新型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不仅契合城市特点,也符合时代需求。”陈栋渊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还开发了有声主播、无人机驾驶等多种面向残疾群体的新型岗位,并为残疾群体提供相关培训,进一步满足其日益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在开发新岗位的同时,上海进一步挖掘存量岗位。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上海修订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市级、区级编制50人(含)以上的党政机关至少要安排1名残疾人,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至少要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等目标。

数据显示,从2014年启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向招录残疾人至今,上海已专项招录残疾人150余名。去年,上海事业单位首次实现招录视障人士。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挖掘用人单位需求,提升岗位匹配度,为各类残疾群体提供更丰富的岗位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