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院校

09年, 30岁的研究生用毛巾和水龙头自我了断, 遗书流出: “知识难改命运”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之爱是指向别离。

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但若这份“爱”过于浓郁,也可能让孩子喘不过气。

元元,一个通过考试跳跃了龙门的小姑娘,先考上985的本科,后又考上研究生,本应该前程似锦,却选择在上研一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为什么选择绝路至今还充满了各种争议,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一、

1978年,元元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小镇上。

她家是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工人。2年后,弟弟也出生了,在外人看来,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了一个“好”字。

然而,命运在她6岁的时候给了她一次沉重的打击。父亲因病过世了,这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母亲望瑞玲不得不母代父职,扛起了养家和照顾一对儿女的责任。

母亲的艰辛,元元看在眼里,一放学就赶紧回家做家务,希望减轻母亲的负担。在学校更是品学兼优,她的梦想是考大连海事大学的法学系,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然而,她的梦想并没有得到母亲的支持,望瑞玲的理由就两点:1、大连太远了,钱花在路上不值当;2、这法学系听起来未来赚不了大钱,将来怎么帮你弟弟啊。

面对母亲的坚持,元元犹豫了,她理解母亲的苦衷。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她选择了考取离家较近的武汉大学经济系。

元元申请了助学贷 款,平日里除了上课,她还要做各种兼 职赚取生活费,日子忙的不可开交,但她心里是有期盼的,她还是想学法律,既然本科上不了,那就去考个研究生。

然而,2年后元元就遇到了一个重大抉择。

二、

她母亲从老家过来了,想和她同住。

原来,弟弟也考上了武汉大学,望瑞玲的工厂要搬了,原先住的地方被拆,工厂说可以重新提供住处,但需要交3.5万安家费。望瑞玲觉得不值得,她选择过来和女儿住宿舍。

没等元元反应过来,望瑞玲已经大包小包出现在宿舍门口,元元的脸唰一下红了。

她不想让人知道她的窘迫,但亲生母亲就在自己眼前,若不管就只能住公园的长板凳了。

她硬着头皮向同住室友征询意见,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会影响任何人,室友们最终点头答应了。

望瑞玲和女儿同睡一张床,生活习惯不同还能互相迁就,但望瑞玲喜欢以长辈身份对人指指点点,室友们彻底爆发了。她们纷纷要求换宿舍,不然就让望瑞玲搬走。

元元觉得丢脸极了,进退两难,宿舍肯定住不了了,但搬出去就要另外花钱,钱从哪里来。

望瑞玲捣鼓女儿去找学校,元元硬着头皮跟学校打申请,阐述自己家的困难。

武汉大学念在她家的困境,特意给她们安排了一间双人宿舍。又省下一笔费用,望瑞玲得意极了。能省则省,这些钱都是要留给儿子上学、娶媳妇的。

2002年,元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研的资格,但她拒绝了,一来是她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二来她考虑到如果留在武汉,还会和母亲继续绑定三年。

毕业7年后,元元还清了助学贷 款,决定再次考取研究生。

实际上这些年她过得非常不顺利,没有找到工作的空窗期,只能打打零工,什么家教、发小广告,她都干过。这期间她去考公成功过两次,但都是小城市的岗位,还收到过西北大学的工作邀请,但这些都让望瑞玲很不高兴。

“在小地方工作能有什么出息!也帮不上你弟弟。”元元的梦想一次次被望瑞玲敲碎。

三、

元元想去上海读研,最好能留上海工作,这样她就可以离开武汉了。

她将计划告诉母亲,本以为会遭到反对。不料望瑞玲这次居然很支持。

望瑞玲的算盘很精明,元元工作期间她们是租房住的,但如果上学,她过去蹭宿舍,又能省下一笔钱。

2009年,元元如愿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她开心极了。当望瑞玲说要跟着一起住校的时候,元元感觉自己从天上被拽进了地狱。

这期间,弟弟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弟弟主动提出接母亲去北京,毕竟作为博士生,已经有工资,学校也安排了挺好的住处,他完全有能力照顾好母亲。

听到弟弟这样的想法,元元感觉很欣慰。但望瑞玲几乎没有考虑就拒绝了,理由是她怕给儿子添麻烦,帮影响儿子前程,自己这么多年跟着女儿生活都习惯了:“按老样子就行了。”这个时候望瑞玲早就退休了,每个月有近1000的退休工资,但她舍不得花,能省则省。

然而望瑞玲的铁算盘打到上海海事大学这儿就打不响了,因为学校不同意望瑞玲住学生宿舍,更不会为她们母女专门安排双人宿舍。

面对学校强硬态度,元元感觉窘迫极了,但望瑞玲不高兴,武大可以安排,为什么来上海就行了?她一直捣鼓女儿去找学校。

元元感觉自己几乎要崩溃了,不明白自己努力了一年又一年,本科毕业了,工作七年债都还清了,为什么现如今依然要面对多年前一模一样的困境。她感觉太无力了,不知道哪里才是出路。

一边是母亲不想搬出去,也找不到便宜的住处,一边是学校下达了驱逐令,必须限期搬离。元元焦虑地几天睡不着。

终于,经过多次交涉,学校帮她们找到了一个廉价的房子,一个月只需400元。然而,当她们搬进去后,才发现这个房子竟然是一间毛坯房,什么都没有。

两个人当天拖干净了地板,穿着衣服在水泥地上将就了一晚上。

四、

环境再差总归是有一个住处了。第二天她们回学校宿舍取东西,结果被宿管阻拦了。

宿管以为望瑞玲还不肯搬走,于是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望瑞玲嗓门又大,很快就引起众人围观,元元觉得丢脸极了,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为什么其他人都高高兴兴来学习,只有她还带着自己的母亲,还要为住宿问题和学校、宿管起矛盾。

她感觉所有人都在背后取笑她。

母亲最终还是拿了东西离开了,元元无力地坐着了很久。这么多年和母亲朝夕相处,她明白自己再没有可能和母亲分开了,因为望瑞玲说过,如果她留在上海工作,那她也必须跟着。总之她在哪里,母亲都跟到哪里。

前面没有路了。

2009年11月26日早上,望瑞玲敲响了元元的宿舍大门,但敲门、大声喊人,都没有得到回应。

望瑞玲第一次有不祥的预感。

果然,待到宿舍门打开,大家发现元元在卫生间,用一种很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用两条毛巾打了个两个结,一头挂在水龙头上,一头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她的腿是半蹲着的。

女儿的死瞬间击穿了望瑞玲的心,她瘫倒在地,嚎啕大哭,她知道女儿再无回天之力,她转身跑进了上海海事大学的领导办公室。

望瑞玲认为,女儿的死完全就是学校和宿管的错,如果学校可以帮忙安排双人宿舍,如果宿管不要这么咄咄逼人,驱赶她,女儿就不会自缢。她要求学校对女儿的死负责,赔偿35万元。

写在最后

元元的死学校到底有没有责任,在当时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

有一种观点认为,元元毕竟是学校的学生,且在学校内自缢的,学校没有发现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至少也没有起到监管、及时救助的责任。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元元已经是成年人了,她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她自己和她的家庭责任更大。

元元死后,人们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份遗书:“知识难改命运。”

最终学校给望瑞玲赔偿了16万,但再多的金钱都买不回元元年轻的生命,此时她才30岁。

世间很多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都来源于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在望瑞玲眼里,儿子是需要自己全力托举和帮助的人,而女儿却是个“不会反抗”的供血包。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望瑞玲确实为儿子规划和准备了很多,唯独忘记了女儿也是需要她去尊重和理解的。

贫困家庭出身,本没有可以依赖的资源,身处大城市凡事都要靠自己,有人很努力生活,而有人为了活下去已经用尽了力气。元元就是那个用尽了力气的人,拼尽全力考上名校,省吃俭用还清借款,本以为再努力一把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却发现都是徒劳。

家庭这个包裹太重了,元元再也拖不动了,她最终选择放弃。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希望世间的女孩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镶珍珠的小棉袄,世上再无”元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