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教育资讯

85斤鱼王现身上海一高校内湖, 大鱼体长1.2米, 已经长了15年

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这几天算是嗨翻了天。学校为了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校园内的湖泊里搞了一个捕鱼大赛。

湖里的大鱼不断被捞起,85斤重的鱼王,让网友们见识到了“鱼之大,一锅炖不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上海海洋大学捞鱼1300余斤犒赏师生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在校园明湖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捞鱼节。

30余名师生在专业指导下,合力拉起470米的渔网,把湖中的各种鱼类“围捕”出来。据统计,这次捞鱼节共捕获了1300余斤的鱼类,包括鲢鳙、黑鱼、青鱼、鳜鱼近20种不同的品种。

这是上海海洋大学自2008年搬迁至临港新片区以来,首次在校园水系内展开大型捕捞。

细算一下,校园水系中的鱼已经长了15年。有幸见识这一场面的学生和老师们,享受了一次全鱼宴。

85斤鱼王被捞起,体长1.2米长了15年

在这次捞鱼节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条重达85斤的大鲢鳙,这条鱼可以说是此次捕获的“鱼王”了,其体长达到了1.2米,体重达到了85斤,快赶上一些体型瘦弱的女生。

鱼王体长1.2米

网友们常见的鲢鳙大多在10多斤上下,这条体型巨大的“鱼王”,竟然长到了85斤,体长1.2米,和一头小猪仔差不多大。

经过学校师生对这条“鱼王”的鱼鳞进行测序,它的岁数达到了“15岁”,是学校开建以来放入水系中的头一批鱼苗。

普通鲢鳙的寿命一般为5-8年,而这条鱼王经历了15年的风雨,可以说是十分罕见。

成年白鲢的体长一般为60~100厘米,最大个体能长到140厘米,最大体重可达100斤左右。而鳙鱼的最大体长约1米左右,个体可达40千克左右。

不过,在实际的捕捞记录中,也有一些超过常规的巨型个体被发现。例如,在2007年,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水库中捕获了一条重达57公斤的鳙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鳙鱼。

在2016年,洪湖中捕获了一条重达120斤的巨型白鲢,成为国内鲢鳙界的天花板。

这些巨型个体的出现可能与它们所处的水域环境、食物资源、竞争压力、遗传因素等有关。但是,这样的“巨无霸”个体并不常见,也不代表它们的正常生长水平。一般来说,养殖或野生的鲢鳙在一年内能长2~3斤左右。

学校希望通过这次捕鱼活动,让师生亲身体验渔业生产的过程,并能够为水产养殖和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适当捕捞鲢鳙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鲢鳙是滤食性鱼类,通过过滤水中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物来源。它们有发达的鳃耙和螺旋形鳃上器,可以滤食水中的微小颗粒。其中,白鲢更偏爱浮游植物,而鳙鱼更偏爱浮游动物。

据称,一条鲢鳙每长1斤肉,平均可以过滤40斤藻类,能够预防水体的富营养化,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适当的鲢鳙数量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促进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和平衡。鲢鳙可以消耗过多的浮游生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化。

另一方面,过多的鲢鳙数量也会抢夺其他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导致其他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例如,在北美地区,当地引进的亚洲鲤(包括鲢、青、草等)就对当地原有的本土鱼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外,鲢鳙的排泄物也是水中氮和磷的重要来源。定期捕捞鲢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排泄物在水中的积累,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氮磷水平。在一些封闭性的湖泊中,人们通常会定期捕捞一些鲢鳙,防止鲢鳙数量泛滥,人为控制水域生态平衡。

这次上海海洋大学捞到的鱼类,被送往学校的食堂,由大厨做成了鱼头豆腐汤、红烧鱼块、剁椒鱼头、手打鱼圆等“全鱼宴”,既给师生们带来一次难得的美食体验,也是一次有意义的科普活动。

这样的“全鱼宴”,让其他学校的同学们羡慕不已,更让一些喜欢钓鱼的“钓鱼佬”艳羡。如果海洋大学能开展一门垂钓课,估计也会大受欢迎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