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田家炳学校的老师们来到上海,参加全国田家炳学校教师培训基地首期培训班。
全国有166所田家炳中学,上海只有一家——上海田家炳中学。近30年的办学实践中,上海田家炳中学从最初的来自五湖四海的30多名教师,到如今170余名教职员工,始终把教师的发展视为核心。在“尊重差异、增强自信”的办学理念下,学校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对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化学习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这些都为教师队伍的融合和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如果不学习或者不具备学习能力,又如何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是从学习倦怠开始的,因此教师的历练一刻也离不开学习。
但是,怎么学?学什么?很有讲究。除了理论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更有效。9月21日,静安区“515工程”田家炳语文学科实训基地在彭浦三中开展公开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
基地学员——彭浦三中的吴蝶老师执教的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借助母亲在重病时关怀自己的点滴回忆来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了课题中的“秋”,循着感“秋”——怀“秋”——悟“秋”的路径,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思考,带领学生在朗读、分析中去思考“秋”给作者带来的深长况味。
课后,七所学校的基地成员及田家炳初高中语文教研组教师围绕着吴蝶老师的课,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互相解答、补充,讨论热烈。保德中学张逸文老师评价吴老师这堂课关注了单元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动脑思考。育才初级中学陈姗姗老师评价用朗读带动学生体悟情感是一大亮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具有对象意识,阅读教学应区别于平时的阅读,要关注并研究学生的认知起点,并精心设计学习路径。”上海田家炳中学校长王曙指导学员们。
通过共写一份文本解读、一份教案,并以此为基础听课评课,学员们相互学习借鉴,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共同的钻研中争取在文本解读上更上一层楼。
灌输式的教学,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研发,增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上海田家炳中学一直在探索。
比如,STEM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学、工程、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组关燕娜老师,兴趣爱好广泛,画画,做手工,学英语,看电影,研究儿童教育。2017年6月,以STEM教育研究者的背景前往美国亨兹维火箭中心参与STEM教育培训课程,她常常说“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学校的视野,决定了学生的视野”。她亲眼感受和体验了最前沿的STEM理论,加深对STEM教育的理解。
回校后,她立刻和团队成员进行STEM校本化特色课程的开发工作,在“制作具有弯曲功能、能够完成猜拳游戏的仿生手”项目中,和学生一起查阅有趣的例子,并绘制了手部的结构图。
由于项目组成员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各不相同,关燕娜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问题,安排更为弹性的学习时间,给有需要的同学更多的学习资源。而制作环节,无论从材料的种类,数量的选择,资金的使用,制作的方法等环节中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学生们完整经历了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体会了试错、分析、反思、再制作的问题解决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课程研发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各有各的不同,评价学生依靠分数?上海田家炳中学以评价改革为导向,引导教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评价的改革不仅是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载体、评价工具等方面的改革,它是教师历练的重要方面,通过评价的改革,可以促进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王校长介绍,学校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构建校本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
究竟怎样的评价更贴近学生实际?学校每学期发布学生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作业时间、校外补习时间、兴趣爱好、教学满意度、休息时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考试成绩,对“教与学”进行综合分析,其中重点分析学生的发展潜力和教师施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教师设计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在每个班级组建学生学科学习研究小组这一机制,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即时性评价,对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即时评价。评价模式从单纯的成绩评价转为学业评价、从片面追高的评价转为建立评价常模、从趋同的评价转向个性评价、从单一的学生评价转为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课题或项目,统领学校整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内容涉及评价模式研究,德育课程开发,单元作业研究,教师研修机制研究等。比如今年,学校立项市级课题《指向学生学业发展的教学述评的路径与策略探究》,就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述评标准、如何形成科学的教学述评流程及有效的评价工具、如何建立教学述评的评估机制三个难点为核心来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