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他们与中国船级社联合开展碳纤维材料船舶轻量化项目战略合作,院内多项成果在中船等企业应用;他们还引进中航工业飞行器设计团队,成立空天牧奇公司,致力于飞行模拟器研发和生产。而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走向长三角,为钢轨“测三围”,不仅用在高铁等高速运行的车辆轨道上,也用于地铁等城市轨交系统。
在三省一市地图上,这些“上字头”大学上天、下地、入海,在“海陆空”各个技术领域结成长三角科创朋友圈。来自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的最新数据表明,2023年上海高校向长三角地区输出技术合同的成交金额达47.0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55.35%;全年合同数达6543项,占沪上各校全部输出技术合同的73.03%,这一数量和比例均为近3年最高,其中向上海市输出的占半,其余均为苏浙皖三省。
不是复制而是填空
技术输出,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填空补白。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组织的一次长三角技术创新交流会上,上理工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得知:苏州一家公司对精密振动传感器的高精度测量有迫切需求,因为这家企业的产品形状比较复杂,需要做高精度的全细节立体测量,测量精度必须达到5微米。
虽说国外设备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但进口价格昂贵,一台设备往往需要几十万元。而该公司产品量大面广,还需批量购买。“这样一来,对于企业来说,仅仅测量这一项成本就十分昂贵了。”上理工光电学院杨海马教授说,企业十分希望找到能够“平替”的测量产品。
国内市场上,能对精密零件全尺寸快速立体测量并达到这一精度要求的,几乎是“空白”。企业的需求,就是研发的方向。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和企业经过反反复复几十次沟通,从实现原理到做出样机,就花了一年时间。“精密仪器的测量受很多因素干扰,所以仅仅做出样机还不行,还要到现场进行反复验证。”研发团队负责人、上理工光电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大伟说。结果,通过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转化,设备成本降低了60%-70%。
计算机、控制科学、仪器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为高精密国产仪器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其实,“结构光多模态快速反演三维检测”技术,对大型构件如钢轨、桥梁预制件、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都能在现场快速进行高精度检测。目前,这项技术已服务于长三角5家企业,保障长三角高精密加工制造行业发展,累计经济效益超15亿元。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同一年,“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在沪成立。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联盟成员已有50余家,包括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成员总数近二分之一,已成为联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石力量。
不仅常来常往,而且驻地落地。依托高校的学科、人才、技术等优势,搭建集多种功能一体的地方与高校合作平台,由校地跨域共建研究院成为一种趋势。而研究院怎么“选题开题”,怎么“破题解题”,新质生产力成为“题干”。
上海大学就与绍兴市政府形成共识,坚持“以产养研建院”原则,双方共同建设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于2020年的初春宣告成立。研究院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产业方向,在新质生产力中频频点题,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
“绍兴研究院是上海大学在外地的第一家研究院,”研究院院长李爱军教授表示,一体化的目的不只是把外部资源拿给学校来发展,更多的是把学校的资源输出到地方上,并与地方深度融合,达到1+1>2的效果。
研究院现有院士领衔的核心研究人员80余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8项,差不多人均都有专利贡献。其中,国家发明专利55项,PCT国际专利5项,其他知识产权28项。在当地人眼中,上大绍兴研究院真正成为本地机构,获评绍兴市科技成果转化五强单位,并获批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校地研究院也是开放式孵化器与加速器,现已转化孵化上绍科技及参股公司9家,实现高熵陶瓷、通用飞行器、燃料电池、轻量化复合材料、高温复合材料等5项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且与华为、中环、精工控股、长电、晶盛等40多家上市企业、行业龙头开展项目合作。
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正持续推动高校在各地建立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加大科技供给。譬如,在安徽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滁州校区、上海工程大(滁州)高等研究院、工程大(滁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深化合作,助推校地科研合作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又如上海理工大学深入仙居县,成立上理工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学院和仙居尚理医疗器械研究所,多次召开校地成果转化对接会,为仙居推介20余项优秀创新科技成果,协助孵化创业公司10余家,吸引投资3亿元。
同一方水土互学互鉴
万里长江东入海,长三角“一方水土”,不仅是上下游的邻居,也是同一片大海的好友。苏浙沪三地均临海而兴,共同分享蓝色利益。针对相关海域面临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压力过大,海洋生物栖息地受损严重的问题,连云港市确定将海洋牧场作为最佳选择。
早在2015年,连云港就委托上海海洋大学编制了《江苏海州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书》,对40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并于同年获批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至2020年,当地建成“两岛一区”——海洋牧场核心区、秦山岛、前三岛等3个海洋牧场区,总面积达到了200平方公里。
海洋牧场建设不投饵料,完全靠海洋自然生产力养育海洋生物,不但大大减少因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还通过大型底栖藻类移植和贝类底播,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改善近岸富营养化的海域环境、减缓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
沧海变桑田,蓝图变实景。目前,海域内的人工鱼礁投放区形成以中国对虾为主,鱼、蟹、贝为辅的增殖放流新格局,特别是中国花鲈、黑鲷、金乌贼等土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2023年,海州湾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回捕率为0.84%,投入产出比达到1:5.4,经济效益良好,并得到广大渔民首肯。
又一好消息是连云港市获批了第二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也正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积极筹备新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工作。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张硕教授团队作为技术支撑方,负责参与实施计划的制定和礁体设计、礁区规划、礁体投放指导、投礁后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鱼礁区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走好“政产学研”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朋友圈不分出处、互学互鉴,好办法本地同样有用。作为同行,上海瑞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有钢轨测量需求,上门找到上理工超精密光学制造团队。本来测量以人工为主,用各种尺规,一根200米钢轨的全参数测量要近1个小时。经过和企业对接,团队研发钢轨全廓形三维检测中心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全参数百米测量只需10分钟左右。团队研发骨干杨海马教授带着学生,甚至在瑞纽工厂住了近半年时间,进行连续调试,完成现场验证,突破施工瓶颈,贡献“轨道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