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教育资讯

“行走的苏格拉底”——首届“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融合实践”创新教育论坛侧记

文/周周

近日,首届“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融合实践”创新教育论坛暨教学工作坊在上海举办,吸引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从业者参与。

本次论坛主题为“构建城市里的村庄”。与会者强调社会环境、自然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旨在全面促进孩子的社交、情感、道德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论坛的专家们来自不同领域,包括哲学、历史、自然教育等,他们围绕构建城市中的“村庄”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他们深入研讨了当前社会关切的教育问题,以及如何将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融合,探索可能的操作路径和未来展望。

论坛强调了自然教育与儿童哲学之间的互补性。儿童哲学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和复杂概念理解能力,而自然教育提供了实际案例和观察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们还讨论了如何培养孩子提出问题、探索答案的能力,并在自然环境中应用哲学理论。此外,他们强调,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界,孩子们能够学习生态学和生物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生命尊重和环境保护等议题的理解。

应对当下社会对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一线教师聚集在一起,探索融合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并开展了“一寸虫哲行家”行走研学实验项目。该项目迄今举办了为期近一个学期的12次户外行走活动,旨在城市环境中创造一种“村庄式”的教育体验,同时为孩子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并鼓励他们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与独立思考。

这次论坛展示了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的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潜力,为教育领域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这种跨学科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成长,还为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

自然教育的上海故事

论坛开始,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生态学博士何鑫首先做了关于自然教育主题的分享。他着重探讨了全球城市环境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以及人类城市文明与野生动物如何实现和谐共存的议题。

他论述了自然教育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指出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干预,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和生存资源。他强调,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同时在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时,也应考虑到自然生态的需求,为野生动物留出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何鑫说,随着城市生活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成人出现了“大自然缺乏症”。他认为,关注野生动物以及我们所处的城市和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种疗愈。他进一步呼吁,父母和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孩子观察、体验和了解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他建议将自然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通过户外行走、观鸟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到自然环境的科普和教育中来,特别是关注儿童的自然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让下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大自然。

四季行走中的深度连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师、教育学博士古秀蓉作为一位专注于教育理论研究且具有强烈实践关怀的学者,在论坛中分享了她在幼儿园和小学深入课堂观察多年的经验,以及她对自然和自然教育的深刻思考。

她指出,在对当前教育体系的反思中,我们重新认识到了自然教育的价值。尽管自然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但人类逐渐远离自然,变得不再自然。她强调,前几年的疫情事件促使人们重新意识到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她介绍了北欧国家在自然教育方面的理念及其实践成果。芬兰拥有一套系统化的自然教育体系。欧洲的动画和电影中常包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美国的学前教育?也融入了自然教育的理念。

她强调,人们对自然教育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但我们始终应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自然行走中,重要的是成人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发现,蹲下来理解孩子的发现。以她自己为例,从事儿童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她的思维和内心得到了开放,进而对自然教育实践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自然生活与心智生命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小兵在论坛中探讨了如何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融入自然元素以帮助孩子建立丰沛的内心世界这一重要问题。他分享了带领大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和旅行时所体验到的自然之美,并强调了行走作为一种与自然融合的有效方式,对改变传统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他回忆了在2017至2018年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期间,与孩子一同参观普林斯顿大学和瓦尔登湖等地的经历,深刻体会到自然环境对孩子心智成长的积极影响。

他说,许多作家正是在自然环境中体验生命的开放和自由,通过参与农村生活和劳作,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他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过度依赖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探索。

他强调,随着应试教育的强化,学校和家庭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户外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与大自然的接触,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期望和心理健康。

他呼吁,我们应该重视户外活动和游戏的丰富性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他建议关注并恢复校园内外的户外活动,以恢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生命力和热情。

亲近自然走进哲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葛四友专攻政治哲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批判思维教育表现出浓厚兴趣。他支持自己的硕博毕业生参与到中小学的哲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在此次论坛上,他对“自然”这一概念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分析。他提出,我们需要区分是在讨论外在物理世界的自然,还是指社会现象中的自然。

他强调,亲近自然并融入哲学,意味着鼓励学生在自然世界中寻找和发现自我本性,进而接近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他通过观察大学和中小学的课堂,发现许多孩子都存在害怕犯错或被嘲笑的问题。这导致他们害怕提问。他将这种现象称为“自卑者悖论”。他认为,哲学教育能够培养孩子敢于质疑、勇于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他指出,与中国传统思维不同,哲学思维是一种具有分析性、普遍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他强调社会观念对教育的影响,指出目前社会对成功的狭隘定义和一致的人生目标已深入人们内心,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他期待,未来人们能对这些传统观念进行更多批判性思考,更加关注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内心的自我安顿。

行走的苏格拉底何以可能

哲学博士、平和学校儿童哲学教研室主任颜志豪在论坛上简要分享了他在一线从事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融合的观察和思考。他观察到,孩子们表现出对各种问题的好奇,这些问题既包括科学和生活中的问题,也包括超越学科范畴的形而上学问题,如“生与死”、“活着的价值”等。然而,疫情下成长的孩子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关注极少,更加集中于超自然和形而上学议题。

他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缺乏足够的刺激,导致孩子们越来越专注于脱离现实、超验的问题,从而产生形而上学的困惑。他强调,实施行走课程和推广自然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孩子们的感官体验,让他们与自然和外部世界建立深入的联系。他指出,与教室环境相比,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的感官会被完全激活。

他还发现,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的专注力得到了提升,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在未来的户外行走和工作坊活动中,他计划通过实景课堂和线下讨论,分享更多的经验和观察。

期待继续深入探讨实践

在论坛尾声,论坛策划人和主持人,哲学博士、“一寸虫哲行家”项目发起人彭晓芸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当前的应试教育过分集中于书本知识,相对而言,自然教育的提出是为了将教学过程重新带入一个更加真实、互动的环境中,这种方式既适用于学校教育,也同样重要于家庭教育。例如,通过共同的旅行体验,孩子和家长可以面对共同的挑战,从而在这个新环境中以平等的身份相互合作和学习。

她说,自然教育并不排斥分析性和哲学性的思维,而是在实践层面上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机会。在论坛互动环节中,许多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看似困难,但并非奢侈的要求。这些问题本应是我们孩子应有的正常经历,但某些时刻,成了现状和理想的对立。为了改变这种“紧张”,主办方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关注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她期待,通过创设共同的生活体验,让老师和孩子、家长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她表示,自然教育和儿童哲学教育的创新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领域。

据她透露,儿童哲学与自然教育融合实践创新教育论坛,还将通过线下行走、工作坊互动,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城市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将“亲近自然”和“哲学思辩”嵌入日常的“村庄”。

《绿色中国》A(上半月)2024年2月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