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过忻州一中,只看过他们的交流课件。
大体浏览了第一遍,感觉一般。说好听的叫精细化管理,说不好听那叫把应试教育搞到极致。诵读测分贝,边吃边看书,防震演练还倡导趴桌子下再看一会书,如此种种,感觉有点过了。
看第二遍时候,就要仔细多了,体会到科研先行,学为主体。学校很重视活动开展,文化引领,精神激励。虽然有些规定过于注重形式,总体来说,还是重视学生习惯养成和品质提升。
看第三遍的时候,就引发了一定思考。一个学校要想拿出好成绩,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必须科学,措施必须抓住重点和关键,落实必须简单、实效。有两点收获很深刻。
一、三备两研关键在个备
因为没有到现场去看去听听,只能通过查阅有些资料去了解。忻州一中提出了“三备两研”,有两个解读。一是备教材、备教研、备学情和研教学方法和教材知识点。二是个人初备、集体复备、特殊自备和一研、二研。从一些报道和文章看,还是第二种比较切合忻州一中操作。
三备两研从过程是上是“一备、二备一研、三备二研”,每个备、研都有明确的任务要求,使研备呈现出逐级提升的趋势。
从哲学层面去解读,这个过程符合从矛盾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过程,是科学认知必须遵循的规律性问题。
三备二研的目的不是集备,也不是集备以后就结束了。三备二研的目的是个备,是为了提升个人备课能力和备课质量。很多学校倡导大集备,把注意力放在集备谁就容易造成集备流于形式,造成集备成为教师负担。
三备二研也好,集体备课也好,重点和中心是个备,落脚点也在个备。集备的作用是集群体智慧,对个备进行修改和完善,是为个备服务的。在名称上也不应该强调集备,而是应该强调个备。集备只是一个环节,一种方式,最终结果是教师都拿到高质量的个备。
老师们在个备下上功夫,备出自己最高水平的课,即使没有集备,也是一种提高和收获。个备粗制滥造,再好的集备也无济于事。集备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二、金点子找不到落实的途径和方式等于零
好的制度,好的方法,好的点子,好的计划,这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研究这些具体执行措施,这是制度和计划落地的关键。没有好的措施,再好的制度也不能落地。
有效措施包括时间、地点、任务、目标、反馈、评价、整改等几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措施会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整体素质和水平,使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很多工作越做越累,越做活越多,主要原因是措施没有实效。一项工作没抓出效果,另一项工作又来了,不断叠加,导致工作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差,任务越来越重,进入了工作恶性循环。就像一个指头按住一个蚂蚁,等十个指头都用完,来了第十一只蚂蚁的时候,就是开始出问题的时候。
研究措施比研究方法更重要,再好的办法落实不了等于零,笨法子做好了也能取得好的效果。对措施研究要遵循长效性原则,不能只看短期效应,否则,摁倒葫芦起来瓢,简单工作也干累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忻州一中当前措施的思考还是停留在想象中,难免跟学校初衷有所偏离和背离。不过,对个人而言,从他人经验中思考自己的工作,并且有所感悟,这本身就是收获,不需要纠结对他人经验解读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