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紧紧抓住部省合建、北大支持、“1331工程”等发展机遇,围绕争创“双一流”,根据学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总体发展部署,以确保物理学科进入“一流学科”为近期目标,瞄准2035年把山西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物理学科被知名高等教育云数据平台“青塔”列为“最具发展潜力学科”。哲学学科在校友会2016-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排行榜中,与北京大学?并列学科专项排名全国第一。材料、环境/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人文社科获得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理工科有望实现国家科技奖的突破。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紧紧围绕我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组建学科群,建设高端智库,创建云冈学研究院;2019年以来,我们围绕争创“双一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名,新增杰青2人、长江学者4名、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优青2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为争创“双一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基础。
超冷原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入围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物理学科紧密围绕量子信息、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光量子器件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攻关,全力提升服务山西转型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作用,在激光显示、系列激光器、量子保密通信和燃煤成分检测等方面不断提升支撑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大学紧紧抓住部省合建机遇,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具体做法上,坚持党委领导、全校协同,健全教师工作机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建强培优教师队伍,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十三五”期间,作为首席单位承担“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3项,课题9项,总经费1.23亿元,承担项目数在“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领域居国内第五位。承担重大研究计划、重大仪器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课题180余项,各类经费5.3亿元。发表包括Nature子刊、PRL等高水平期刊SCI论文1000余篇,单篇被引最高644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主动对接山西光电信息产业。围绕关键“卡脖子”问题,开展了深紫外激光光源的研制,采用全新的倍频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瓦级248nm深紫外激光输出,为解决光刻机用深紫外激光这一“卡脖子”难题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研制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并在商用光纤上实现了50公里的量子保密传输;实现了全固态激光器批量生产,激光器性能全面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打破了国外禁运;研制的系列激光投影产品,在国内RGB三基色纯激光影院产品中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用户覆盖30个省市,2019年实现1.3亿元产值。
任友群强调,学校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通过盘活博士后梯队等举措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集中力量搞建设,在“大国重器”上有所突破;要以新校区搬迁为契机,提升学校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实现院士培养的新突破。张靖教授应该快能评上了,但是感觉有点年轻,不好说,程芳琴教授和董川应该也有资格评。数理学部来看,每一届基本是中科院数学与系统所上1个,北大要上1-2个,科大要上1-2个。其他学校捡漏。竞争比较大,例如山东刘建亚,南大朱诗亮(也是做量子的),吉大高压马老师,复旦汤汤老师,清华李海中,有力竞争对手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