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聊中冒充班主任诈骗家长的案例屡见不鲜。最近,一诈骗分子混入班级群聊中欲实施诈骗,学生家长群中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的反诈典例,成为诈骗分子的克星。
8月25日中午1点57分,在山西太原市某小学家长微信群里,有诈骗分子冒充“班主任”,在班级群里通过收取学费来实施诈骗。
迎泽分局老军营派出所副所长、反诈讲师武彤是该班的一名学生家长。正值午休时间,武彤收到微信群发来的消息,发布人的头像和信息是孩子的“班主任”。发布群消息要求家长以红包形式进行新学期学费、资料费、练习题试卷缴费。
收到消息后,出于职业敏感度,武彤立刻感觉事情不对劲。“我当时顺势点开了这名所谓‘班主任’的头像,发现他并不在我的好友通讯录当中。事实上,我和班主任是互为好友的。所以我判断该‘班主任’为诈骗分子。”武彤说。
当武彤在群里质问其身份的时候,有一名家长发进来一个红包。她立即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家长,“别发,她不是陈老师。”
“我当时非常着急,立刻将打字模式变为语音模式,并且亮出自己身份,表明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让他立刻停止继续在群里面实施诈骗行为。同时,我对所有家长进行了一个提示和预警。骗子见势不妙,立即退群。”武彤说,事后查明,转红包的家长也是假家长,是跟冒牌班主任同时进群的一个“托儿”,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起一个带头发红包的作用。
回想起当时的经历,武彤说:“以前都是听受害人讲述被骗经历,没想到这次自己与诈骗分子零距离接触了。”
如今,基本上每个班都会有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方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然而,骗子却因此瞄准了这个“商机”,把手伸进了家长群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通过一名家长发布在QQ群中的微信群二维码,潜入了这个微信家长群,然后将网名和头像改为老师的网名和头像,最后拉入两三个同伙当“托”。完成这些伪装后,诈骗分子就会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寻找机会发布假的收费通知,催促家长及时通过银行转账缴费,骗取家长钱款。
“我们培养了一批反诈讲师,入企、入户、入校开展宣传,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了解骗子的招数、话术、套路,防止上当受骗。”太原市反诈骗中心主任张虹说。
事实上,为了增强学生、家长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太原市各学校采取形式多样的举措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和太原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推出一系列反诈骗举措,保护广大家长的财产安全。”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长尹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