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的王曾官至宰相,政绩卓著,诗文斐然,创造了成语“曾辞温饱”“曾除丁谓”。曹鸿勋、王寿彭、丁殿祥等状元在参加“殿试”的科考路上,尽显其能力与功底,历经机遇和挑战,为人们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脍炙人口的故事。
“曾辞温饱”载入《龙文鞭影》
北宋咸平五年(1002)三月,王曾赴殿试。殿试考题为《有物混成赋》,王曾的殿试卷赢得阅卷官的青睐,真宗皇帝御笔钦点王曾为状元,大魁天下。
王曾在殿试卷《有物混成赋》中写道:“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汪洋恣肆,卓尔不群;另如“掌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的施政主张,见解独到,哲理深刻,深得真宗皇帝赞赏。
王曾中状元后,翰林学士刘子仪跟他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他正声作答:“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平生之志,不在温饱”,历史上简称“曾辞温饱”,和他以后创造的“曾除丁谓”以成语形式,载入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龙文鞭影》。“龙文”原来是古代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借龙文鞭影,寓意本书可使青少年尽快掌握知识,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由明朝人箫良编撰。书中所选人物、事件、历史典故及自然知识,起于上古,讫于明末,广采博撷,摘英选粹,汇成了我国数千年波澜壮阔、美不胜收的历史画卷。
进京赶考书遇“劲敌”冯文蔚
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殿试,曹鸿勋名列其中。书法是历代科举选才的基础条件之一。而这次殿试就书法而言,曹鸿勋遇到了一个强劲对手——江南才子冯文蔚。
冯文蔚,浙江吴兴县举子。来京之前,其文章与书法已名噪江南。他书写的书卷、白折极为秀丽,江南无匹敌者。殿试前,冯文蔚信心十足,认为独占鳌头者非己莫属,故从无第二之虞。及至传胪高唱,列榜首者却是鲁人曹鸿勋。江南举子,尽皆愕然,言语表情,多露不服之气。殿试《策论》卷挂出时,人们便拥上前去,首先观看曹鸿勋答卷。只见曹卷笔力雄健、俊逸洒脱,文章也一枝独秀、鹤立鸡群。江南举子自愧不如。此试,曹鸿勋得中状元,冯文蔚探花及第,二人同入翰林院。
客栈遇袭丁殿祥破解暗拳
青州人丁殿祥是嘉庆年间武状元。传说他进京赶考时,住在一家客栈里,每天到教场练习武功,准备应试。
同住客栈的有一位山西举子,亲眼目睹丁殿祥武艺高强、功夫深厚,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招式神妙,暗自惊奇,把丁殿祥视为此次“夺魁”劲敌。
一天早起,山西举子溜进丁殿祥的寝舍,见丁殿祥正在洗漱,趁其不备,由背后猛击一拳打向丁殿祥右臂,他认为这一击定会把丁殿祥打伤,会试比武其自然落后。丁殿祥洗脸,从铜镜中看见背后闪进一人,立刻警觉起来。待到此人出拳,说时迟,那时快,他伸出右手握住来者之手,顺势一个单背,将对手摔倒在地。回头一看,原来是赶考举子山西老客。正色问道:“老兄意欲何为?”山西举子随口答道:“闹着玩,试试老弟功夫呗。”说话间,山西老客自觉有愧,连忙抱拳道歉。
夺魁诽语写诗辩解说“偶然”
王寿彭夺魁之后,一股不和谐的音符悄然而至。有人说,他的状元得之“偶然”,“老佛爷”的心血来潮是王寿彭高中状元的主要原因。有人描述得几近传奇,有板有眼:考官们初拟第一甲第一名为旗人左霈,然其姓犯“旁门左道”之忌,不配为“元”;又拟取贵州遵义的杨兆麟,而“杨”姓不显,亦不配为“元”。后来才拟定为王寿彭。还有人说,光绪二十九年,乃慈禧庆贺70大寿之年。进士名单上,王寿彭的名字引起了主考官的兴趣,“王”“寿”“彭”三字,字字吉祥,分明应了“王者寿如彭祖”之意。主考官认为“老佛爷”正操办寿事,倘见到考生王寿彭的名字,定然欣喜,何不将他列第一甲第一名,以讨“老佛爷”欢心?于是,将王寿彭的名字置于参加殿试的70名考生之首,呈于慈禧面前。慈禧一见“王寿彭”的名字,果然心花怒放,立即点为状元。
面对沸沸扬扬的谣言,王氏有口难辩。恼忿之余,他公开写了一首打油诗辩驳:“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人们针对王寿彭所说“岂能偶然又偶然”分析:状元是经过一道道科考程序才选入进士行列并进入一甲的。进入一甲,选为状元的几率已经很高了,何况那慈禧,虽颐指气使,但她通晓文墨,而且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宗旨十分明确,断不会昏庸到以一个人的名字凶吉去随心所欲地选拔人才。
人物生平
清光绪状元王寿彭
王寿彭(1874—1929),字次篯,清潍县西南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北提学使、湖北署理布政使、湖北巡抚,后任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教育司长,北洋政府秘书,山东省教育厅长、山大校长等职。
王寿彭少年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加上他勤苦耐劳,学业大进,17岁便考中秀才,春风得意,崭露头角。
从政以后,王寿彭在任职湖北提学使期间,曾出访日本,他以国外先进思想改革湖北教育,培养了不少新型师资,推动了两湖教育的发展。不几年,他被擢升为湖北署理布政使,兼任巡抚,权倾湖北,是他仕途最辉煌的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王寿彭仕途跌宕,遗有《考察录》《潍县志稿·艺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