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经过艰辛备考,经过初试磨砺,复试洗礼,终于收到“预录取”通知,这对考生及其家人来说,是多么欢喜的一件啊!
可是,这对四川考生马某来说,成功上岸的喜悦却只是“一时三刻”——4月13,他收到成都某学院研究生待录取通知,但第二天却又接到该校工作人员电话,称“系统出现信息误读”,随后在15日,马某被取消“待录取”资格。这对马某来说,真是一下从云端又降到了地下十八层,真是欲哭无泪……
无独有偶,4月13日,一名报考哈尔滨某大学审计专业的考生称,4月5日,他收到该校研招网发来的待录取通知;4月8日,该校招生院官网公示的待录取名单中亦有他的名字。
但是4月9日上午,考生却接到该校会计学院院长电话,称由于学院疏忽,将复试成绩59分、本不该录取的学生录取了;包括这名考生在内共有4名考生,复试成绩为56.75分、58.5分、59分、56分。
4月13日,该校网站上对此事作出了公开说明,学校对4名同学致以诚挚的歉意,并承诺,今后将严格加强管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哈尔滨某大学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中也明确规定“复试成绩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因此,这四名学生被取消“待录取”资格没有任何问题,四名考生也没有任何“再翻盘”的可能,要处理的只是学校“工作上出现疏漏”的相关人员。
但是,四川考生马某的“被取消”却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如果该考生复试合格,获得了“待录取”资格,且考生已确认,那么,按照招生流程和规定,该生的“待录取”就是合法的,如果“再取消”,则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不是一句模糊的“系统出现信息误读”。
因为,研究生招生“待录取”的确定依据,不过是初试和复试两个成绩,根据这两个成绩,最后确定考生是否录取,并不是多么高深复杂的事,而且,这两个成绩的输入和“待录取”资格,都是人为输入、人为操作的,并非系统自动读取,那种试图把责任推给系统的做法,不仅牵强荒唐,更是对考生和公众有戏虐之嫌——在这个边三岁娃娃都会操作计算机的年代,竟然有人还再拿计算机、系统“自动读取”来唬人,如果不是在自欺欺人,就是在挑战大众的智商!
当然,这也有理由令人生疑,该校研招工作的严肃性、公平性值得考量,这其中是否还另有隐情?是否存有猫腻?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能否像哈尔滨某大学那样给四川马同学和公众一个令人信服、且不可辩驳的理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