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竟丢下学生逃跑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伤亡惨重,举国哀痛。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构成一道抗震救灾的波澜壮阔的图景,令人动容,其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更是反复被人提起。
而身为老师的范美忠在此次地震中的行为,依旧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彼时,范美忠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突然课桌晃动了几下。他不以为意,要大家别害怕。但话还没完,教学楼就猛烈地震动起来。
范美忠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出了教室,随后他立刻参与组织了学生的疏散工作,并没有离开学校。
一些学生在事后将此事告诉了家长,并把他的“光荣事迹”挂到了网络上。
这引起了广大的网友激烈讨论,网友们指责范美忠有违师德,肩负着老师的责任,不顾学生安危,只顾逃命。
范美忠也毫不示弱,在天涯论坛写下《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来解释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行为原因。
文章提到,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在这种地震发生时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他才可能会牺牲自己的性命,除了自己女儿,哪怕是亲生母亲,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会管的。
网友群起而攻之,戏称他为“范跑跑”。他们用责备的目光来审视他的“逃跑”,责备范美忠在生死抉择的瞬间,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的安危,而不顾学生的安危。
虽然也有力挺他的言论,总归扭转不了舆论。
众说纷纭,处于舆论漩涡的范美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山村的骄傲,却是北大的“异端”
出生于四川内江的范美忠,从小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是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家境贫寒,经济条件不太好。
在范美忠的记忆中,他的童年并不顺遂。父亲平时一直都比较懒惰,不会帮忙做家务,而有点钱就要出去赌博。
而母亲支撑起这个家,必须得不分昼夜地在田地里忙活。为了能给孩子们筹集学费去上学,每年还要养两头猪,增加开支。
范美忠也明白,他提到,父母的爱是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只是感受不到。
母亲也是爱他的,但她必须挣钱养家,而父亲一大早就去赌博,直至天黑,他完全看不到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当时,这个高度近视的瘦小男孩,为自己制订的首要任务不是应对初中课业,而是对自家的泥土墙壁拳打脚踢。仅仅三年,他练就了一身紧实肌肉,以便有更强健的身体对抗父亲及四个兄长的殴打辱骂。
父亲的不负责任和家庭的压抑环境,让范美忠很小就认识到他如果要逃离这个家庭,就必须靠自己努力。
凭借刻苦的学习和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他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人,如愿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在学校,他发现自己和许多同学在眼界、视野上的巨大差异,于是更加发愤图强、努力读书,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
大学期间,范美忠一开始接受的是“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的思想比较开放,继而他开始接触西方的观念文化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曾经的仁义道德和观念成了枷锁。
他崇尚言论学术自由,思想更是开放,还曾经公开挑战过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对立的观念。
范美忠曾经的老师、北大历史系党委书记王春梅在这样评价道:“范美忠离校后,就把曾经教过他的老师轮流骂了一遍。在校时他就不好好学习,对老师也十分不恭敬,我们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
地震发生前后,他坎坷的教学之路
1997年,范美忠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了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
校领导也很认可他的学历和能力,让他去带高三毕业班。范美忠在课堂上从来不照本宣科,对着书中的内容教学,而是输入很多课外的知识。自己对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也会灌输给学生们,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真正学到的应试教育的历史知识少之又少。
家长和同学都对他的教学表示了不满,于是向校长投诉。无奈之下,校长只好把范美忠安排去给高一高二的同学讲课,并且再三劝告他要以书本基础知识为重点,再适当拓展。
但是范美忠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授课,讲课也是天马行空,学校频繁收到家长同学的投诉,只好悻然辞退了范美忠。
丢了工作之后的范美忠到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编辑部中担任作家,因为他的观点激进,吸引了许多的读者。
由于生活并不容易,2005年底,他还是选择来到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这是一所私立贵族学校。
要进这所学校,每年要交7万8千元学费。
小班授课、全英文教学、外教居多、毕业后直接考欧美的大学,这些因素都促使范美忠讲课尝试一种不同于一般普通学校的教学。
校长卿光亚对范美忠的教学水平非常认可,欣赏他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不仅提供给他高薪的工作,还给了他学生不听话就可以停课的特权。
对于范美忠来说,再次回到课堂上并不容易。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回到课本上讲解的内容不枯燥还通俗易懂,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一致好评。
可这一切都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发生改变了,也就是逃跑事件后,范美忠的形象彻底崩塌了。
范美忠在地震中丢下学生逃跑,而并不觉得羞耻,在网络上发言表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引起网友的质疑和批评。
凤凰卫视的知名节目《一虎一席谈》,针对范美忠的逃跑事件,特意做了一期“范跑跑事件”的访谈。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范美忠没有再固守自己原有的思想,他甚至还言辞恳切地在节目中向学校师生表示歉意,说他当时的确是应激性行为,没有想太多。
在那档节目中,节目也把校长卿光亚请上来了。卿光亚对范美忠的行为表示理解,并且学校也会努力帮助范美忠渡过难关,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罚和开除。
节目仅播出一周,亚美学校就接到了市教育局“取消范美忠教师资格证”的通知。如此一来,范美忠只得离开了学校。
在被学校辞退后,他回归家庭,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家庭生活。
不久之后,北京开华教育公司对他抛出了橄榄枝,让他担任人文素质领域的导师,将他称为“中国第一文科教师”。
这一消息挑破了大家敏感的神经,再次引起大家的激烈反对:一个在危难时刻不顾学生逃跑并引以为荣的人,居然可以担任素质教师,还被称为“中国第一文科教师”,这不妥妥给自己打脸吗?
网友们把这件事告到了教育局,称范美忠的教师资格已经被取消了,现在属于“非法上岗”。
面对大众的质疑,范美忠索性辞职回到了老家。
范美忠看过儿女的功课后,并不觉得有上学的必要,便让儿女辍学,自己当老师上课。
老家的百姓没有听过那么多风言风语,只是听说范美忠是个北大毕业生,每天给儿女上课,便想着把他们的孩子也送到了范美忠那里接受教育。
范美忠便在山中成立了一所私立学校,那里很静谧,不容易被外界打扰。
除此外,他还在家里开设了小说鉴赏课,而且通过在网上教学获取回报。
对于现在的生活,范美忠表示很享受。
他说2008年是改变他人生的一个转折,如今他职业比较自由,能让家人过上质量较高的生活。而他也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写小说,研究哲学等,如果再给他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他反而不会接受了。
结语
危机来临之时,有些人的基因就是会促发自我保护系统,优先考虑自身。
作为一个普通人,第一时间保护自己,选择逃生是没有问题的。
但人是社会动物,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我们崇尚的是仁义礼智信,是集体主义。
作为师长,就应该对学生怀有仁爱之心,承担教师的责任,以集体利益为主。
并且,我们可以容忍他不高尚,但却不能容忍他将自己的劣迹当成是奖章挂在身上,到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