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教育资讯

“甲骨文考生”黄蛉, 川大破格录取, 老教授气急: 宁辞职也不教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在人类族群中运作开来,不同于前两次革命,第三次变革更加安静,而且其影响力度也成倍于前者。

科技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类族群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彻底颠覆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模式。

如果说煤炭与电力等能源是人类发展根本所需,那么科技与信息技术就是被一把锋利的双刃工具,它作为人类向未来开拓道路的用具,锐利且实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考生黄蛉的悲哀

不知诸位是否还记得,在2009年时,一位四川省的考生在高考的考场上,用甲骨文写下了一篇仅得6分的作文。

虽然每年每个地区的高考考场上都会出现一两个不走寻常路的考生,但是像考生黄蛉这般如此剑走偏锋者,也是实属罕见的。

黄蛉的学习成绩一般,学习能力也不出众,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学霸型”学术人才,那年高考,黄蛉也仅考了420几分。

而且这已经是黄蛉高三复读之后,第二次参加高考考试了,这样的成绩自然不足以他考取一个好的大学,但他那篇由甲骨文写成的作文,却成为了他翻身的契机。

不知出于怎样的决策和计划,黄蛉写下了这篇文章,如此夸张的甲骨文写作方式也让阅卷老师十分头大。

但为了考试的公正性,当地教育机关仍是寻来了相关的学术专家,请他们翻译作文,最终,作文的内容被大致得出,但因为严重跑题,黄蛉的这篇甲骨文作文也仅被判了6分。

黄蛉本该像其他高考落榜生一样,寻找一家专科院校,选择一个心仪的专业,或是直接上岗就业,但奈何甲骨文的标签实在是太过耀眼。

以至于此事在经网络和媒体曝光之后,让很多网民甚至是让很多院校都认为黄蛉是一颗沧海遗珠,与印象中那种天赋使然,性格古怪的专项鬼才联系了起来。

在这一效应的加持下,很多大学院校都主动向黄蛉递去入学函,虽然几乎都是专科院校和三本院校的邀请,但黄蛉的这一待遇起码在彼时的同届高考生中也是独一份儿的。

真金不怕火炼·虚势难堪大用

也许是心有不甘,也可能是纯粹的无知狂妄,面对摆在面前的几份邀请,黄蛉俱是不愿,因为他心中最理想的学府是复旦大学,也正是因这个目标,他才会选择复读二战。

但如今即便考学不成,自己也披挂有一席独特的人设外衣,这让黄蛉产生了一种自命不凡的危险认知。

于是,黄蛉来到了四川大学,想凭这点参加“特招”,虽然凭借个人热度敲开了特招的大门,但黄蛉基本功课的弱势却不足以他通过考试。

无奈之下,黄蛉选择了当地的一家三本院校,并且选择在汉语文学专业就读。

选择该院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家学校是四川大学与当地企业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作为该校学生,黄蛉仍有被四川大学特招入校的机会。

而也正应了黄蛉的心思,在就读两年之后,黄蛉凭借优势终于通过了四川大学的特招,并且选择继续攻读语言文化的相关专业。

为此,校方还特意将本校退休的老教授重新聘请回来,让老教授成为黄蛉的授业导师,校方本以为能培养出一位古语言专家,但没成想的是,不到一学期的时间,老教授便罢了工。

“浮躁,爱做表面功夫,基础知识差劲,毫无自觉,虚荣自顾”,罢工的老教授对黄蛉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并且还情绪激动的表示即便是辞职,也不会在黄蛉身上浪费时间。

原来,黄蛉对于甲骨文的热爱仅是流于表面的现象,将其当做玩具,尤其是在因甲骨文而获得关注之后,他更是将其当做标榜自己的一类装饰。

对于该文化的研究学习,对于喜爱事物的了解深入,都没有在黄蛉的身上得到体现,而且他本身也并不具有大家想象中的天才能力,他仅是人群中的绝大多数平凡人的一员。

黄蛉在被导师嫌弃罢教之后,网络上便也没有了他的消息,网民与民众也都识破了黄蛉的天才假面,而或可成为古文字人才的黄蛉,终也是昙花一现罢了。

不求甚解的曲释“陷阱”

回望黄蛉的那篇甲骨文作文,篆书金文古字形式多样,古文字数量也多达六七百种。

由于甲骨文研究较为冷门,现代研究意义也相较微弱,所以已被完全破解的古文字数量仅有千余,这也是为何黄蛉能被大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黄蛉对于古文字的了解,大多也都是由网络途径获取,其基础层面也是由大量的碎片式知识搭接而成。

就像一块块浮在海面上泡沫,远看是一片殷实,但却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浪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是晋代文人陶渊明对自己读书形式的自述,“不求甚解”,从字面看,意思是无需深刻全面的理解,感悟其意而不过深探究。

但实际上这句话想真正表达的,是陶渊明豁达高远的思想观念,身为文人但却掐断了那股咬文嚼字的迂腐和酸涩劲儿。

介于此,不求甚解也作为成语流传至今,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不求甚解一词却成为了现代信息陷阱的一大掩护。

每一次革命都有极具象征性的时代代表,如蒸汽机、如电灯泡,在信息时代中最为显著的特性则莫过于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

通过在一行狭窄的搜索框内输入文字,我们便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与之相对应的结果和答案。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的运转,通过数据库对于海量信息、知识的储存和管理,历史先贤毕其一生的学说名典几秒钟内就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而对于那些脉络冗长的文化知识,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跳过那些繁琐细碎的中间过程,直接便能摘取到成熟的果实。

知识是经久传承和积累而成的文明实体,其中不但记载着与人类社会所相关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更是印刻着人类族群千万年来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的习惯。

但在网络中,这种形态却发生了改变,而这,便也就是网络时代最大的症结所在。

结语

碎片式的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答我们的疑惑,这是一种极为便捷强大的工具,但完全使其作用于学术领域那便是万万不可的,

没有坚固基坑的建筑,即便高耸入云也将不日倾倒,没有踏实基础的学术道路,也终将在某时某刻粉碎垮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