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教育资讯

让知识不难懂 让课堂不枯燥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这些老师有妙招

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很难,往往让同学“头大”,但总有一些老师能用奇思妙想,让“难课”变得容易,让同学在开心的学习中“轻松”学好知识。

在线上线下同步上课时,同学们会认为课程近在眼前、老师远在天边,能不能好好上课全凭自觉,但总有一些老师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动性,让网络成为知识传播的桥梁。

在男生居多的理工科专业,女同学总会缺少点自信,学习也好、实操也罢,总有点不敢向前迈出这步,但总有一些老师会挖掘女生在理工科的优势,引导她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她们参加比赛,成为本专业的佼佼者。

在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今年评选的优秀教师中,不乏像下面三位这样让课堂变得精彩有趣的老师。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刘虹贻:每个课堂都是一个项目

好的课堂就是搭建一个好的项目。在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任教16年的刘虹贻老师,是管理工程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她曾主持本专业“十四五”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工程造价赛项”一等奖、“BIM建模赛项”三等奖、“建筑识图赛项”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获单项一等奖、团体二等奖。

在教学方面,刘虹贻始终把每一堂课当作一个项目。“做项目,一定要用一丝不苟的态度,保证质量第一。”她这样说道。

这学期,刘虹贻主要讲授《工程量清单与预算》、《BIM综合技能运用》、《建筑结构与识图》等课程。这类课程涉及理论知识和手工算量、制图,难倒了不少同学。但是,当这门课程来到刘虹贻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的学习却似乎变得“容易”许多。

“越难的内容,越要分层次教学,循循善诱,寓教于乐。”面对学生很难接受的理论和实操知识,刘虹贻总结出一套分层次教学模式,将原本难懂的建筑学知识,分模块进行分解教学,通过细化模块,让“难懂”的知识点被细分揉碎,变得容易一点、易懂一点。

分层教学这个概念,该校有很多老师都在采用,但刘虹贻结合建筑专业特色,琢磨出自己的分层模式。她的课堂以项目形式,为同学们搭建了共建项目、互相成长的路径,帮助同学们破解难懂的教学内容。

邹翔: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师生相长

教学要讲方法,却不讲定法,是师生一道成长的过程。邹翔老师在该校任教10年,是汽车工程专业课教师,曾主持学院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鉴定、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教育部学生司供需对接育项目,获得四川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次/二等奖1次、成都市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次、学院说专业比赛一等奖。

邹翔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为此,他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师生相长”的教学理念。面对不同届的学生,他采用通用教学方法,帮助大家走进专业课堂;面对单招、普高等多层次的班级,他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通过开学第一节课,了解班级学生整体水平,把班级分为活跃型、知识型等,进而调整后期教学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发现所长、找到兴趣,进而帮助自己和学生互相成长、互相进步。

从2020年疫情爆发到现在,邹翔将这种模式带入线上教学,充分利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两不误的教学效果。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上,搭建起线上小组协作答题形式,以积分奖励刺激小组团队巩固知识点,加强学生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能力。

涂洪妍:学生千人千面 通过选拔挖掘好苗子

好的课堂来自用心的准备,好的学生来自老师的挖掘。“学生虽然千人千面,但我会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挖掘学生潜质、培养好苗子,让他们爱上炫酷的飞机制造与检测。”

涂洪妍老师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负责人,获得学院首批“X+2”过程性考核试点课程三等奖,研发四川省教育厅第三批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指导学生获得2021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特等奖、2021年四川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设定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不放过每一个潜力股”,这是涂洪妍培养学生的原则。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堂课都有一个预设的教学目标及课堂设计,在具体课堂反馈和讨论中,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尽管在男多女少的专业,涂洪妍始终坚持好苗子就要好好培养。“理工科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女生少男生多,但不管怎样,我会激发大家对飞机炫酷的好奇心理,吸引一波能耐心学习、潜心钻研的学生。”涂洪妍带领学生队伍完成多个专业比赛,而在该专业缺乏优势的女生,也在她的项目队伍中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得到了实操能力的历练。涂洪妍通过帮助她们打好基础知识、攻克薄弱点,为所有具备自主能动性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王俊 通讯员 姬云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