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高考

四川“天才”考生高考作文用甲骨文写作,仅得6分,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导师却直言:宁可辞职也不教他。

2009年6月7号,高考如期举行,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们要通过这几张卷纸来证明自己,然后各自奔赴不同的前程。

高考之后学生解放了,但是改卷老师却一点都不能放松,在他们笔下是一个个学生的未来,他们谨慎又小心的批改着手中的卷纸,尤其是作文题,看的更是仔细。

就在这时,一位老师发现了一篇奇怪的作文,上面的文字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简笔字,歪歪扭扭的样子像是甲骨文。

虽然改卷老师看不懂这一篇“作文”,但是依然感觉到惊喜,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这位学生能用甲骨文写一篇作文,说明他对甲骨文有一定的理解,中国古文字的研究可能又会添上一颗新星。

改卷老师也不想直接就放弃这一篇晦涩难懂的作文,专门向教育部门请求找来一名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将这一篇甲骨文作文翻译出来,然后再由改卷老师批改。

可惜的是,这一篇甲骨文作文的内容与考题严重不符,甚至还出现了跑题,改卷老师都没有办法给出高分,最终只能给出6分的辛苦分。

在高考中,一分就能打倒一操场的人,高考作文六分无疑已经宣判了这名考生有很大概率考不上名校,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名学生最终高考成绩只有428分,他为何会在高考这样的人生大考中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这名学生名叫黄蛉,是2009年到的复读生,由于经历过一次高考,他知道高考有多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的不夸张。

黄蛉也知道,以自己的成绩想考上名校是很艰难的,考虑许久,他想到了“剑走偏锋”,既然自己不能用成绩来征服各大高校,那就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来让高校看到自己。

黄蛉十分喜欢研究古籍,虽然从小就见过甲骨文,但是从未深入研究过,就在以研究古籍时,无意间又看见甲骨文。

黄蛉觉得这种文字虽然歪歪扭扭,但是有一种别样的美感,理解起来十分有趣,从此就产生了兴趣,到黄蛉高考的时候,黄蛉已经掌握八百多个的甲骨文。

黄蛉想到之前就有因为其他方面出彩而被“破格”录取的情况出现,自己也可以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展现出来,说不定能为自己带来奇迹,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既然要证明自己,那就在每年争议最大的作文上面来做文章,黄蛉直接将主意打到高考作文上。

但是在写作文时却遇到了难题,现在所发现的甲骨文不过一千多个,这根本无法在多变的作文题目中有充分的应用,用甲骨文写作文无疑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最终,黄蛉想,不管如何,自己要用甲骨文写作文,哪怕是跑题,反正他要的的让老师看到自己,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篇跑题的“甲骨文作文”。

那黄蛉“剑走偏锋”究竟成功了没有?

高考出现一篇“甲骨文作文”这一件事情出来以后,很快就引起各大高校的注意,他们对这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就能写出一篇甲骨文作文的学生十分感兴趣,出于爱才、惜才的想法,许多高校对黄蛉伸出橄榄枝。

黄蛉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以428分的三本成绩去了一所985高校,除此以外,学校对黄蛉也十分重视,对他进行一对一教学。

黄蛉的导师还是已经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是川大专门讲这位教授返聘回来,教导黄蛉的,希望能为国家培养一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

但是黄蛉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古文字的研究是需要静下心来,沉浸在文字之中,但是黄蛉本人却十分浮躁,尤其是在高考作文“出名”以后,更是膨胀,对于所有的采访来者不拒,甚至在采访上夸夸其谈。

何崝对黄蛉的做法看不下去,也曾劝过他,希望黄蛉能够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但是黄蛉只是口头答应,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连何崝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漏洞百出。

在一次采访中,黄蛉面对镜头直接说自己已经读过《文心雕龙》,这让何崝的忍耐达到极点。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著作,是一部“体大思深”“深的文理”的文章写作巨著,全书分五十篇,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

以黄蛉现在的文学深度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深意,但是他竟然在记者面前大言不惭的这样说。

最终何崝向学校提出辞呈,并且对黄蛉做出“他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的研究也没有多大造诣”,而黄蛉也被川大退学。

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黄蛉通过自己的“特立独行”考上985,但是却因为自己的荒诞不作为,将之前的努力全部作废,最终沦落为“小丑”,之前的所作所为全部成了一场“笑话”。

在面对人生大考时,还是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剑走偏锋”终究不可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