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教育资讯

1990年,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测试了一个自学数学的人,发现他的数学水平竟高达博士

1990年,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测试了一个自学数学的人,发现他的数学水平竟高达博士研究生水平,他是谁?他是如何自学的?

他就是张跃川,一个与命运斗争,却一直被命运摆弄的人。

1955年,张跃川出生于重庆,父母都是大学生。

然而,在他一岁还不到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十三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从此张跃川彻底没了依靠,只能靠打工养活自己。

他先后打了多份工,后来进入木材加工厂搬运木头。在这里,大家都看不起他,欺负他,而唯独善良的李进对他很友好,时常接济他,叫他一起去家里吃饭。

受尽欺负的张跃川刚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却不料,不久后,就连李进也离他而去。

原来,李进在一次锯木的工作中,因为看不懂机器上的俄文,导致操作失误,丢了性命。

这让张跃川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忽然明白,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是会丢性命的,在社会上也生存不下去。

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知识。

工友们本来就不待见他,看他这样,更是觉得他假模作样,还耽误工作。

无奈之下,张跃川只能躲着工友们,自己偷偷来到古坟墓穴里学习,甚至躲进刚做好的棺材里看书。

他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学习,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考上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的数学班。

1985年,张跃川以平均分95分的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

数学老师看他对数学十分痴迷,也得知了他刻苦的学习经历,就推荐他去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

可是,厂领导不同意他留职学习,张跃川无奈之下,只能辞职。

谁知,等到他办好离职手续,西南师范大学的录取工作也已经结束。

张跃川的心情从天堂跌落地狱,他异常痛苦,甚至想要就此了却生命。

可他又转念一想,自己苦读了这么久,不能这么白白死去。于是,他决定前往四川大学。

因为毕业之后,他对一般拓扑学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当时只有四川大学有这个专业。

来到四川大学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偷偷去学校听课。当他小心翼翼走进教室,坐在最后一排时,发现竟然没有人赶他走。他放心多了。

可是,虽然可以在教室旁听,但是生活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这让张跃川犯了难,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连基本温饱都保证不了。

最后,他只能在食堂潲水桶里捡人家吃剩下的,睡觉则席地为床,以天为被,洗澡则在厕所用冷水洗。

尽管别人对他投以怪异的眼神,他也丝毫不受影响,经常捡废纸当作草稿纸,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写起来,算起来。哪怕是在桥洞底下住,他也依然每天大声朗读俄文。

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一位清洁工,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推荐张跃川去给一位养猪专业户的儿子补习数学。

张跃川因此得到了一间住所,是间放猪饲料的旧猪圈。这间房子虽然小而潮湿,但是张跃川相当满足。

不过后来,养猪专业户没有补习的需求了,张跃川又变得居无定所。

所幸,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向他请教一些学术问题,他们之间结下了不错的友情。

因此,同学们为他争取了一间靠近厕所的房子,他在里面住了十几年。

吃饭问题也在当时校长的安排下解决了,只要他在食堂打扫卫生,就可以在食堂免费吃饭。

长时间的共同学习和接触,让张跃川跟四川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佩服张跃川身上的这股子学习劲。

1990年,四川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专门给张跃川做了一次数学能力测试,发现他的数学水平已经高达博士研究生的水平。

这一结果让川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对张跃川更加敬佩,认为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学习的热爱,在学识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于是就戏称他为“张博士”,这个称号是大家对他学识的认可。

1999年,张跃川的事迹被成都一家报纸报道出来,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被他这种精神感动。

当然,也有些人对他的做法表示怀疑,觉得他是懒得去找工作,所以在学校蹭吃蹭住,也有人认为他有读书癖。

不管怎样,张跃川跨越重重困难,真心求学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如今的社会,教育资源唾手可得,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利用好丰富的学习资源,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作者:竹雨安安

编辑:桢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