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和陕西省汉中市的交界地带,是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的分水岭。
分水岭以北,发源于汉中市的汉江水系,流至武汉市汉口汇入长江。
分水岭以南,流经颖之故乡的那条河,名叫东河,与西河之名相对应,下游在张飞镇守过的阆中古城汇入嘉陵江,再到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
分水岭两侧之水,万转千回,同归长江奔东海。
颖之故乡的东河之水,上游宽滩河,流经广元市旺苍县檬子乡、英萃镇、双汇镇,穿越沟壑峡谷,造就了平坦的河坝,旧称旺苍坝,也就是旺苍县城所在地,包括新城和老城两部分。
颖之的高中校园时光,就在旺苍县老城度过,四川省广旺矿务局中学,由搬迁后的756军工厂改建而成。
2001年,学校移交地方政府,更名为“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当年的教学区拆除后建成了756小区,现在的东城中学所在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广旺矿务局中学的生活区。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世间风物如何改变,曾经的老师们,依然永驻心间,师恩难忘!
颖之读高一的语文老师名叫黄宗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开学的第一课让颖之记忆犹深,黄老师从诗经,讲到汉晋辞赋、唐宋诗词,再到明清小说、近现代文学,中国的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之博大精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语文。
课文中的每个成语和典故,黄老师追根溯源,文史融合,娓娓道来,听得津津有味。
第一篇课文中的成语“桃之夭夭”就来源于《诗经》,至今还记得黄老师深情吟诵诗经的情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黄老师除了在讲台教语文,还和杨文明老师一起编辑校报《广旺局中报》。
杨文明老师考上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后,主要就由黄老师负责编辑校报。
颖之写的文字变成铅字,最早就是登在黄老师主编的《广旺局中报》。
那些报纸颖之还保存在老家的书柜里,待到春节回家,再从报纸中翻看往事历历。
高二的时候,黄老师已经调任学校办公室主任,不再任课。
学校根据考试成绩文理科分班,颖之的成绩符合分在文科班,但是结果却分在了理科班。
颖之无可奈何,联系了嘉川中学的老师,打算转到嘉川中学读文科。
颖之向黄宗奎老师辞行,黄老师说,最好不要转学,可以给校长写封信,反映一下应该分在文科班,为啥偏偏分在了理科班!
颖之于是写了一封信,从门缝下面塞进了李天成校长的办公室。
第二天,教数学的年级组长陈老师就来告诉颖之,从今天起到文科班上课!
黄老师岗位变动调到学校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就是因为黄老师具有优秀的文字和文案功底。
万万没料到,黄老师后来的命运,竟然那么悲催,甚至于过早离开了人间!还有其幼子也不幸离世。
颖之读高二文科班的语文老师名叫赵国选,知识也相当丰富,除了鼓励同学们向校报投稿,还办有文学社的油印小报,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非常浓厚。
赵老师常常走进宿舍,和同学们聊天,了解同学们的生活状态。
记得有一次,赵老师讲要善于读书的主题,说书籍多如牛毛,汗牛充栋,如何读书才能对自己最有益?让大家各写一篇作文,看看哪位同学的标题最好!
同学们的标题,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赵老师问颖之时,颖之的标题是:书,要善读!
赵老师立即大加赞赏,说颖之的标题,字最少,内涵丰富而精辟!
颖之读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名叫罗嘉玺,属于退休后返聘,似乎记得是特级还是高级教师,胖胖的,戴着眼镜,和蔼可亲。
记得有一次讲述成语“鹤立鸡群”,同学们似乎都不太懂这个词语的言外之意。
罗老师就让班上最高的毛春来同学站起来,然后说,你们看看,是不是毛春来同学最高?
同学们恍然大悟,由此明白,如果说某人在某方面在众人中特别突出,就可以说鹤立鸡群。
颖之那时的全名叫刘颖之,罗老师经常把颖之的作文当成范本读给同学们听,每次总是这样开头,大家欣赏一下颖之同学的作文!
罗老师叫“颖之”,也有同学跟着叫“颖之”。
这些年常有网友问,颖之的网名到底是啥意思?
其实啥意思都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无非代表着对那些纯真年代的念念不忘。
那些年也曾意气风发,对未来信心满怀。
颖之那时的梦想是当个正义的记者或律师,为苍生说话。
很遗憾这个梦想没能实现,也没能成为当年想要的样子。
浪迹天涯的岁月,也曾颠沛流离,尝过人间艰辛。
现在看来,幸亏没有实现当初的梦想。
与其一言不合惹尘埃,不如放浪山水之间,逍遥自在。
颖之与故乡的距离相隔千山万水,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早已断了音信,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悠远,青春往事,历久弥新。
颖之近年偶尔写点关于故乡的文章,终于重新联系上了一些旧日同学和老师。
2023年6月3日,颖之发布了一篇关于广旺矿务局中学校园时光的文章,文中提到了黄宗奎老师,文章意外传到了当年的师生圈子里。
“风趣溪流zv”留言说,“黄宗奎老师已经作古多年,罗嘉玺老师现居成都”。
颖之联系得知,“风趣溪流zv”就是高二时教语文的赵国选老师。
颖之得知黄宗奎老师作古多年的消息,震惊悲痛,良久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向西望故乡,惟有泪千行。
当年学校阅览室的赵滢老师,也就是赵友松副校长的女儿,她告诉颖之,黄宗奎老师在我们离开学校五年后就去世了。
颖之在校园时就知道黄老师患有乙肝,而黄老师就是因为肝病而辞世。
更加不幸的是,黄老师离世不久,其年幼的儿子也因脑瘤离世。
如果不曾知道黄老师已经离世的消息,
黄老师就一直活在颖之的记忆里。
虽然黄老师已经不在人间,
但是他在颖之的记忆里,
永远不会离去!
于是,黄老师还活着,在颖之的记忆里,永远活着!
颖之离开校园后,从宁波回乡时,曾两次前往母校。
走到了学校门口,眼前物不是,人亦非,自觉碌碌无为,无颜进校园。
转身返回,黯然神伤,竟无语凝噎。
纵隔天涯,师恩难忘!
教书育人,功德无量!祈愿每一位心系学子的老师,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