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小学

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小学校长李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校长来了

封面新闻记者何方迪

成都向南的“大动脉”,车流不息的益州大道,分布着一所横跨东西两侧的小学:益州小学。一根人行天桥连接起两个校区,周围高楼大厦林立......11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工地。

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产业不断升级,人口涌入带来对优质教育的渴求,益州小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发展并壮大。

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5G未来学校、成都市“未来学校”试点学校......是这所新锐学校取得的瞩目佳绩。但在校长李玲眼里,“让孩子快乐学习,给孩子一个更值得回忆的童年”,是益州小学面对城市更新时,给出的坚定办学回答,“活着就是生命的本质,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奔赴山海,找到属于自己的山巅。”迎着初秋时节的微微凉风,记者走进益州小学。

用心对待生命

每个孩子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发光

“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第一,但每个孩子却是我们的唯一。”走进益州小学,二十三个大字镌刻在益小教学楼的主题墙面,一眼便能望到,没有华丽的slogan,只有对教育最纯粹的洞察。

李玲说,“作为益小的校长,我希望能做到人人一读就懂,字字在理入心。”以人为本的生命观是益小在建校之初对家长、社会的郑重承诺,“不挑选生源、不争抢排名、不聚集资源”,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关照每个孩子真实的成长。

何谓最真实的成长?一名学生让李玲历历在目。那时,她在被誉为“成都五朵金花”之一的龙江路小学任教语文,班上有一个男孩,每次交上来的作业本沾满油渍,难以入目,质量堪忧。

为此,李玲专门找了一天上门家访,“走进门才发现他的家堆满杂物,光线昏暗,几乎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心疼之余,她把更多精力和爱倾注在这个男孩身上。

“既然他厌学,那我就哄着他学。”李玲把他叫到办公室,只要完成作业,就奖励一颗糖果,为了督促他,她还让女儿陪着他一起学、一起玩......小学毕业发布成绩那天,李玲站在操场远远对着教学楼呐喊:“娃娃,你的语文也是优秀!”听到喜讯后的男孩在5楼开心得又蹦又跳,内心的坚冰在这一刻融化。

“再后来,他长大了。几年前抱着一束花来找我,他现在在一个发廊工作,有一技之长,靠双手创造价值,我觉得很好。”李玲说。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个成功的学生。”对学生多元价值的保护和发展,也成了李玲日后建设益州小学教育理念的一颗种子。

一心一“益”办校

丰富经历成就“有想法的校长”

现在,李玲仍保持着每周上课的习惯,基于语文科目开发的创新实践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志愿者课程、小富翁财经素养课程、对外交流课程等。有意思的是,学校灵活设置长短课,有35分钟的常规课,有40至70分钟的选修课,也有10分钟的微课堂。

外界评价益小校长很有能力以及想法,李玲说,这和她多年不同岗位的锻炼有关,历任龙江路小学、龙江路小学(南区)教导主任、副校长,中间也有挂职上级单位的经历,拓宽了她教育管理的视野。

如果再把时间线往前拉,上世纪80年代,15岁的她以优异成绩从初中毕业,一道选择题摆在了眼前:是去报读“铁饭碗”中师,还是选择成都四中(现成都石室中学)?“我的外公曾公派留学法国,姨妈也是老师,受家里熏陶,最后选择了教师这条路。”

上个世纪的成都师范学校,俨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汇集了当时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如今成都不少耳熟能详的校长便是从这里走出。经过笔试、面试(当时的面试还要考形体、综合素质),李玲踏入了学校大门。

“学校很重视实训,理念是‘一专多能’。”李玲回忆道,“除了文化课,还要学琴棋书画和形体舞蹈,我当时选修了形体课,二年级是单科实习,三年级全科实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李玲至今记得当时在成都实验小学实习时,凭借出色的课堂表现,老校长苏文钰劝说她留下来,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家更近的人民北路小学。

他们用11年孕育自主成长之路

2012年3月,是李玲与益小结缘的日子。这一年,她告别龙江路小学,与数位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吹响“集结号”,共同开启了十余年建设益州小学的筚路蓝缕。“乐活教育,给孩子们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这句话写在了她的工作笔记上。益小文脉就此生根。

学校发展的11年,亦是成都高新迈入经济质量高地的11年,面对优势教育品牌崛起,益小用心打造每一个空间,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育人的氛围,都充盈生命的律动,让孩子在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创造故事。

学校对每位教师做到有定位、有规划、有激励。也为各类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培训机会,提升教师整体育人素养,打造卓越教师团队。在益州小学教师誓词中,李玲写下了“从起步走向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这句话。这是全体师生经过长久的实践而达成的成长共识。

从小会议室到新校区的演播厅,从一个校区到横跨益州大道连接两个校区,从一个年级两个班到3000多名学生,益小吐露的新芽逐渐成长为一颗大树,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5G未来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文明校园、成都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未来学校”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关爱孩子健康发展,放弃唯第一论的初心。在这点上,我们的心是齐的。人心齐了,才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很高的执行力,才能做出成绩。”李玲说。

有始“益”有终

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总会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叩问教育的本质

学校本部和新校区分别在益州大道两侧,一座人行天桥串起了两校区,双通道设计的封闭隔离式通行空间:一侧供社会通行、一侧供师生通行,师生通行的区域被巧妙改成了“空中教室”,是学校STEAM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场域。

近年来,学校办学口碑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益小也在“提质扩容”中努力满足更多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洪流,李玲表示,“我们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在,是时候慢下来了。”她的“慢”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日常点滴的师生共处中,坚守内涵,复盘课程与项目,总结办学经验,在思考中沉淀,在蓄势中谋定,为下一个“益”十年,续写新章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