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小学

成都城乡学生如何共享优质教育? 如何保证效果?

记者丨殷建

2月29日,成都市教育局官宣:从本学期开始,成都郊区新城272所高中、初中学校3848个班级,均可以同步使用四七九、石室联中、七中育才、树德实验(俗称“三小联中”)等学校课程资源,以实现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

新闻点击回顾:《这学期开始,成都272所中学与四七九、三小联中等“一起上课”》

用最简单的话来翻译一遍:即使你没有住在这些学校附近,即使你家孩子中考没考上四七九,但是,现在成都这些“顶流”初高中,都把他们的课程开放出来了,让更多学生都可以共享。

对此,我们也收到一些家长的留言:这些课在哪上,怎么上,能听哪些课呢。

本月初,红星新闻记者就受邀参加了一场会议。会议的参会方,分别有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和来自成都东部新区、邛崃市、简阳市等地的61所联盟学校。

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今后的远端共享课程怎么上,怎么保证效果,正是当天这场会议的重点讨论议题。

3月1日上午一大早,61所联盟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就陆续赶到了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现场向61所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推广辐射联盟学校正式授了牌,并做了两个重要介绍:一是联盟要做什么,二是联盟将怎么做。

现场合影留念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介绍,联盟成立的中心任务是把联盟建设成为优质均衡的教育共同体,“我们一起共同借力网络,相互成全,抱团发展,共同实现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吴明平

更简单来说,七中育才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前端学校负责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远端学校就可以接收并整合利用资源。同时,前端学校(七中育才)将和远端学校(61所联盟学校)实现四项资源同步,即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作业、同步监测。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校长臧玲做了更详细的阐述。“比如,我们会进行集体备课,由前端学校的老师分享单元教学目的、背景以及设计意图,同时回答远端学校老师的提问,帮助远端学校的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构架和思考。”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校长臧玲

臧玲表示,这个做法最重要的目的以及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帮助远端学校培养老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老师,让这些优秀的老师成为教育的种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

在经验方面,其实七中育才也有了多年积累。

臧玲提到,学校自2005年开办网校以来,已经通过云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八省两区一市,惠及十几万学子。2020年新春疫情期间,学校也承担过四川云教初中段全学科电视课堂录制工作,通过电视屏幕将170节优质课堂输送给全省学子。2020年,七中育才正式成为四川云教主播学校,以“多元建构、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深度整合、深度学习”的品质课堂吸引了91所远端学校的加入。

也就是说,无论是硬件、师资、以往经验等,包括七中育才在内的很多主城区学校其实都算是轻车熟路了,因此,对于这次的课程共享,大家都表示很快就可以“上手”。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智慧教育中心

“我们1月份就已经在开会筹备,2月份就马上进行了深入思考,今天的活动一是达到辐射引领的作用,真正组建起联盟;二是发出宣言,落实今后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在会议现场,成都东部新区养马初级中学副校长周富本一边听介绍,一边忙着记录,会议才到一半,笔记本上已经记下了满满几大页。

作为61所联盟学校的代表之一,周富本用了几个关键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很有价值,非常期待,“也带来了非常多的新思考。”

周富本认为,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方有两个,一是郊县的老师们,二是学生们。“对于教师来说,有名校老师指导教研、备课,对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学生而言,共享名校的远程课堂、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帮助他们扩展视野、拓宽思路。”

从教多年,对于这样的远程课程共享,周富本也十分感慨。“以前我们想要了解优秀学校的做法,只能舟车劳顿跑去听课、学习,而且往往只能听一节两节课,现在借助互联网,名校老师们的课,我们和学生都可以天天听、节节听了。”

联盟学校授牌仪式现场

据我们了解,目前七中育才学校已经将每个课程的内容录制成内容向远端学校输出,“远端学校接受并整合利用资源,共同开展长期持久的交流活动。比如,同步授课包括了增、删、停、补几个步骤,确保能给到远端学校最好的效果。另外,每周都会有一个固定班级跟着一起,目前也已经谋划了一个学期的内容。”

教研方式的话,会由前端老师把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背景以及设计意图来分享,然后回答远端老师的提问,远端老师在前端老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上,再进行构想和思考。

当然,不只是养马初中,从本学期开始,包括七中育才、石室联中等在内的25所学校,将采用“1+N”的模式,组建25个教学共同体,辐射成都郊区新城272所高中、初中学校3848个班级。

从现实来看,对这种远程共享课程模式的探索,其实很早就开始了。甚至在一些地方,有偏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班级,借助一根网线,学生们可以三年全程跟着名校学习。

这种班级,在很多地方还有一个更广为熟知的称呼,网班。

对于网班,曾经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不同学生,大家水平不同,如果同上一堂课,会不会水土不服。

当天的会议现场,也有校长提到了这个话题。但是,也有校长马上就提到了成都七中与雷波中学的网班故事。

校长们提到的关于成都七中和雷波中学这段20多年前的远程共享课程故事,确实是一段非常值得回顾和探讨的网班往事。

2003年,凉山州雷波中学与成都七中合作,开设了第一届网班。但3年后,这个网班只有9人考上本科,不及学校同年级的其他常规班型。

质疑声汹涌而来,最典型的声音就是,“我们的学生底子薄弱,听成都七中的课,能有价值吗?”

雷波中学内部也掀起一场大讨论:网线那头的优质教育资源,到底能不能为偏远学校所用,到底该怎么用。

2004年雷波中学网络直播课堂

最终,雷波中学选择了坚持,并很快就看见了曙光。

2007年,学校网班表现出色,超一半学生考上本科,这个数据几乎等同于以前全校上线本科人数的总数;2008年,有学生考到了664分,整体成绩超过2007年;2011年,网班再次传来捷报,全班66人,58人考上本科。

后来,很多人都说,是一根网线和一块屏改变了网班的学生们。但雷波中学校长徐华和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的观点非常一致:网班首先改变的是老师。借助网络,城乡老师们可以集体备课、同步探讨,甚至共用上课的PPT,老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自然就受益,学生受益了,学校的发展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当天61所联盟学校校长们的高度认同。“网线那头的(优质学校)资源,肯定是个好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去用好这个资源。”

对此,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也提到:“远端学校在开展远程教育中,要根据校情、教情、学情,采取不同形式的远程教育模式,坚持按需使用原则,选择直播、录播、观摩植入等一种或多种应用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另外,不具备条件的班级可以采取同步课堂,消化吸收,再开展教学等方式灵活使用。“学校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老师们按需选择使用,包括国家社会教育服务平台,四川云教以及成都数字学校等背后作业设计教研培训方面的资源,课程均是全免费。”

总之,无论是输出端,还是接收端,两端的学校都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搞一刀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