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训室,在各种大型视光仪器中随意切换,快速且熟练地应对老师提出的场景设置……这几乎成为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专业2019级学生朱玉津大二下学期以来的午后常态。日前,在轻工“大国工匠”、眼视光工程学院黄大年团队党支部书记王立书老师的指导下,朱玉津和同学们进行现场模拟验光。而他们,也恰好印证了我国眼视光职业技能教育的典型传承:1985年,天津职业大学在全国首创眼镜技术专业,作为首批毕业生之一,王立书选择留校任教,几十年来,他的“精品课”总是场场爆满。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崛起,本市职业院校也蕴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高精尖技术技能的“大国工匠”,为城市产业经济升级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人力支撑。多元化培养、一贯式发展、定制型塑才……在本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是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羊肠路”到“立交桥”的巨大转变。
过单边桥、走限宽门、靶心停靠……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选拔赛近日在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举行。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903路驾驶员陈林驶入S弯道,长12米的直流纯电动车在他手中显得十分“乖巧”,不一会儿工夫,就挂着低档低速从曲线一端鱼贯而出。陈林说:“公交车辆的能源结构转型对驾驶员节能降耗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次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全周期人才培养、以赛促学促能,天津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海河工匠”建设深入推进,去年本市累计认定408家企业培训中心、18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在首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中,2万多名能工巧匠同场竞技,带动了10万多名劳动者岗位练兵。去年年末,在天津成功申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后,全国职业技能舞台的高光点再次聚焦渤海之滨。
“到‘十四五’末,我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到17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101万人。”在今年人社部门的工作报告中,一个个令人振奋鼓舞的数字被写进了天津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总蓝图。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沈超介绍,今年,本市将持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职业院校主阵地作用、培训机构依托作用,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以上,并健全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引领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春天!”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目前,本市正积极优化鲁班工坊全球布局,打造职业教育国家化的中国模式。“天津将以大都市共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契机,以创优赋能为主线,持续完善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本报记者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