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务运动中,他翻译各种科学著作达113种,以特有的热忱向中国人介绍科技知识。因为担任天津大学堂首任“留美学生监督”,这位著名的翻译家与天津结下机缘,协助中国首批留美学生完成了留学,他叫傅兰雅。
“中国通”是怎样炼成的
傅兰雅是英国人。父亲是一位小镇上的传教士,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关注东方、搜集与中国有关的书籍,绰号“中国迷”。
1861年,傅兰雅在伦敦海伯雷师范学院毕业后,即申请到香港一所教会学校——圣保罗书院担任教员。语言天赋让他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掌握了与“上流社会”交往的官话。1863年到北京后,在同文馆任英文教习。后转往上海主编中文报纸《上海新报》,被教会团任命为《中国教会新报》主编,是传教士中的杰出报人。
从1868年至1896年,他担任江南制造局翻译,前后二十八载翻译图书113种,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矿业、机械工程、医学、农学、地图测绘、军事等多个领域,在传播西方科技知识上作出重要贡献。
甲午战争不但刺激严复译著了《天演论》,对傅兰雅的影响也很大。他认为,供职翻译馆译书影响缓慢,已跟不上时代需求。中国知识分子应学习外国语言,接受欧美教育才有希望赶上邻国。基于上述认识,1896年回国度假途经美国,傅兰雅受聘加州柏克莱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从此离开中国,并加入美国国籍。他尽一切可能协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在柏克莱接纳中国留学生,开办中国留学生之家,建立东方学院。
应聘“留美学生监督”
1900年,天津首批大学生毕业后不仅获得钦发的文凭,还选拔了8人送国外留学。不巧的是,当年7月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天津大学堂成了联军兵营,校领导蔡绍基、王休植避难上海,丁家立出任“督统衙门”官员,许多学生流落于上海街头。例如辍学的王正廷,只得考取海关养家糊口。派遣留学生的事,因“庚子之乱”泡汤了。
为此,曾任天津大学堂督办的盛宣怀忧心忡忡,恰好遇上傅兰雅。傅兰雅是1901年7月来华的,盛宣怀与南洋公学总理张元济商量与傅兰雅接触、商谈,委托他把学生带往美国留学。于是“所有该学生在美国肄业及住食起居大小一切事务归其专责”,并签订合同,聘任傅兰雅从1901年至1904年担任天津大学堂、南洋公学“留美学生监督”,“学生在美国读书一应巨细之事,悉听傅总教习主裁。”
月底,傅兰雅率领中国首批大学生8人,还有为汉阳铁厂定向委培生4人,经日本横滨转船,奔赴美国,学生被安置在旧金山附近的卜忌利大学读书。招商局、电报局“添洋银各二万元,以备游学经费”。还派员专司汇寄,附列公学报销。傅兰雅没有到过天津,却为天津办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在中国高等教育留学史上写下极为浓重的一笔。
积极斡旋“换校风波”
第二年正月,王宠惠、陈锦涛、张煜全等四人写信给盛宣怀,提出:一、卜忌利大学“创办伊始,学科多未完备,与美国东方各省所设诸学堂其程度相去甚远”;二、所设课程大都在国内学习过,请求转往东方各省大学。由此引发了一场“换校风波”。
在盛宣怀、傅兰雅的斡旋下,首批留美学生被转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梁启超在赴美游历时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及其他》一文记载道:王宠惠在耶鲁大学法律科毕业时,成绩获第一名,在学校举办的颁发文凭仪式上,他代表全校四千学子上台致答谢词,为祖国赢得荣誉。八名大学生学成归国后,大都成为国家栋梁。其中王宠佑回国后,任汉口炼锑公司总工程师、汉冶萍铁厂厂长,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是我国著名的矿冶专家;张煜全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学校副校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王宠惠回国后,曾担任北洋政府的总理、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司法总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