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小学

六年级课文《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谁? 根本不是以讹传讹的记者李普

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安排的教学时间,可谓是恰逢其位,正当其时。

因为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基本是在国庆节前后,现实中的节日关注点,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这一节日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语句内涵。

“开国大典”的详细过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留下深浅不同的印象,对其中的各种细节描述都有着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仍然有着它的独到而新颖的一面,令人在重温它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一种不曾褪色的时代激情,一种不曾减弱的优美的气韵。

这不能不说与这篇课文暗含着很大的叙述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逻辑关联。

这篇课文的最具特色的优越之处,是它在描写事实的时候,还加进了抒情的渲染。

比如,文中表现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的时候,课文紧接着用排比句,进行了一段抽象式的宏大渲染,而这种修辞手法,日后成为经典的类似场景的常用句式: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綫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同时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初版)——

排比句中,用“长城内外、天山南北、白山黑水、大河长江之南”等地域性的方位词组,来表述整个中国的幅员与范围,来说明天安门上的一声宣告所带来的覆盖辽阔空间的巨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开国大典的时候,解放军正在向南中国进军,所以,这个排比句中选择的地域概念,特别强调了“大河长江之南”,显然是强调了这个区域正处于待解放的空间范畴,意味着在这一声宣告声中,中国范围内的整个空间都跟随着“雄鸡一唱天下白”。

这一方位词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发生变化。

目前正在使用的部编本里,这一句已经改成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显然,是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代替了初版里的“长城内外、天山南北、白山黑水、大河长江之南”一组地域概念,可以看出,现在课文的地域,是没有方位的强调的,而初版里还是突出了“大河长江之南”的特殊性,正显示出这篇课文在诞生的时候,考虑到了“开国大典”绽放的时候,南中国尚处于待解放的状态这一个特殊性。

纵观来看,《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从容不迫,雍容华贵,照顾到了开国第一日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每一个细节,又能够跳出当前的时间与地点,跃升到更为全局在胸的中国的广大幅员,在此时空里,体现出开国大典这个节点所产生的尺幅千里的宏大影响与巨大冲击力。

是哪一位运笔的高手,能够在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文字中,记录下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创世纪的事件?

即使后来有更多的开国大典的细节被揭示出来,但在描写具体的开国之日的事件流程的文章中,仍然没有几篇能够超越课文《开国大典》这种收放自如的运笔气势与气度。

那么,《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谁?

现在在网上搜一下,甚至在擅长散布错误信息的某百科里,均称这篇文章是由新华社记者李普撰写的。

目前小学课文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某百科里都标注着一个错误的作者信息,导致谬种流传,为害不轻。这反映出网上这种没有门槛的百科,往往是错误信息的发散地与集散地。

李普当时是新华社的记者,他采写的“开国大典”的新闻,刊发在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当时标题是新闻体的标题,后来作者将其改成了《开国大典》。

甚至一些正规媒体,也认为是李普是课文《开国大典》的作者。

在类似的新闻作品中,李普的这一件作品,可以说是独占鳌头的,是历史的真实的记录。当时的报纸上并没有署上作者名。

我们看一下:《中国记者》2019年第10期,刊登时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主任万京华的文章《开国大典的消息是如何采写的》,其中提到李普的这篇报道曾经入选小学课本:

——这篇新闻于当晚由新华社发出,全文只有八九百字,生动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的难忘历史时刻。10月2日,《人民日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为题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李普采写的开国大典的消息报道。这篇消息的主要内容是对开国大典现场的介绍和描写,记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人们再现了这一盛大庆典活动的画面,使读者犹如亲临其境一般。这篇文章后来收入了李普的新闻作品集《开国前后的信息》,标题简化为《开国大典》。文章也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向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曾在女儿的小学课本中看到过此文,书中注明了作者为新华社记者李普。——

也许李普的这件新闻作品曾经收入过小学课本,但我们并没有找到有课本把课文《开国大典》说成是李普的作品。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李普的这件新闻作品是否与课文《开国大典》有关联性。下面,我们将收入李普著的《开国前后的信息》(新华出版社,1984年10月版)中的这篇作品移录如下:

开 国 大 典

(北京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三十万人。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着列满群众和飘扬着红旗的人民广场。当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阅兵式由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驱车检阅各兵种部队后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受阅部队随即分列经主席台前由东向西行进,前后历时三小时。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十四架在会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在阅兵式中,全场掌声象波浪一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阅兵式接近结束时,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欢呼着的群众在阅兵式完毕后开始游行。当群众队伍经主席台附近走出会场时, “人民共和国万岁!” “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入云霄。毛主席在扩音机前大声地回答着:“同志们万岁!”。毛主席伸出身子一再地向群众招手,群众则欢呼鼓掌,手舞足蹈,热情洋溢,不能自已。当游行的队伍都已有秩序地一一走出会场时,已是晚间九点二十五分。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象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李普的新闻与小学课文中《开国大典》记述了同样的事件,但新闻记述了主要事件,对副支事件,并没有进行详细记载。课文《开国大典》里记载的参加庆典的人群,详细到具体的职业、进场时间,这一切在李普版的《开国大典》里是不存在的,毕竟一件新闻作品里容纳不了这些具体的细支末节。

我们略微地浏览一下,可以看出,李普的新闻作品,并不是课文《开国大典》的来源,李普的这篇报道过分简略,只有八百多字,新闻风格非常明显,而课文版《开国大典》却富有文采,收放自如,面面俱到,与李普版的报道没有什么相同的语句与修辞,课文显然没有从李普的文章中汲取什么基础元素。

那么,课文《开国大典》的作者究竟是谁?

从这篇课文进入到小学教材之后,就没有在任何一本教科书,注明它的作者是谁,这实在逗引得我们的好奇之心,忍不住要扒排一下,究竟是哪一个高手,撰写了这篇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着激情美、语言美的纪实作品。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课本上的注释。

目前,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中注明来源为:“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

这里提到的《高级小学国语课本》无疑是人教社建国后编写的第一套教材。

这套教材实际上是一个改编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1948年8月原版,一个是上海临时课本编审委员会1949年7月原版。

可以简称为华北版,与华东版。

这两个版本,如果粗疏地区别一下,应该可以称为八路军系统与新四军系统。

目前教材上的《开国大典》注明的是选自《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

这个版本,就是华北版。

它的版本变动情况如下:

1949年8月原版。

1950年11月新一版。

1951年3月第三次修订原版(不知为什么突然跃入到了第三版,第二版在哪里?)。

也就在这一版里,出现了目前课本里的《开国大典》。

因此,1951年3月,是《开国大典》首次出现在教材的时间。

对于这个人教社的第一套教材,之后一直不断进行版本的修订,一直到1957年,第三套人教版的教材出现,才停止继续更新。

我们顺便把这套教材的日后版本罗列一下。

1954年6月,新五版。

1955年6月,新六版。这一版本,教材名称中的“国语”换成了“语文”。本版本这一册中无《开国大典》的课文。

1956年12月,新七版,也无《开国大典》课文。

1957年,新八版,无《开国大典》课文。

这样,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开国大典》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1951年3月。这一版的《开国大典》的课文,也是今天教材里的课文,变动不大,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移入到了现行的教材中。

因此,我们寻找《开国大典》的来源,就应该从1951年3月这个节点向前搜寻。

按照这样的搜寻思路,我们找到了1951年1月出版的姜树动、张文英、魏鸿纯等编写、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出版的《文化教育教材(初稿):国文第1册》,书中也出现了《开国大典》一文。

那么,这篇教材里的《开国大典》是否就是现行课文的源头呢?

我们看一下《文化教育教材(初稿):国文第1册》中的《开国大典》的全文: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人民廣場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國开国典礼。参加大会的军民有三十万人。全体政协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负责人立在天安門的主席台上,对面是飘扬着千萬红旗的人民广场。

“毛主席来了!”广场上响起了雷一樣的掌聲,人民都在狂欢地欢呼。毛主席首先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紧接着五十四門禮炮,齐发二十八响。這時毛主席亲手升旗。在“义勇军進行曲”的乐声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新國旗,飘在首都的高空。

阅兵開始了。受检阅的部队,開頭是海军,接着是步兵師、炮兵師、战车师、骑兵师、一队一队的走過主席台前,空军也三架一队的从天安門的上空飛過。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热情的举手向部队还礼,群众也都向解放自己的英雄門欢呼。

天晚了,廣場上燈龍火把全都點了起来,各色火炮,从四面射向天空,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地上是红光光的一片燈火。游行的群众經過主席台前,高呼:“毛主席萬岁!”毛主席也探出身子,向群众高呼:“同志們万岁!”人民碰着這萬年不遇的大喜事,高兴得發狂了,到處歡呼着『中華人民共和國萬岁!”“中央人民政府萬岁!”“毛主席萬岁!”

将1951年1月这个版本,与1951年3月版的《开国大典》也就是目前课本里的《开国大典》进行比对,唯一相似的地方,就在下面的这个语句中:

1951年1月版本: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地上是红光光的一片燈火。

1951年3月版本: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和火丝,地上是万万千千灯火一片红。

目前版本: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两个语句,非常带有个性化与文学性的想象,不是同一个作者,不可能用上如此类似的排比语句。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开国大典》里的关键性语句,最早在1951年1月就已经出现。

这样,从“开国大典”举行的日期1949年10月1日到课文《开国大典》最早出现的1951年1月之间的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就是《开国大典》课文诞生的时间。

这样的经典课文创作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了,而这么短的时间内,编写的课文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依然活跃在教科书中,这篇课文的撰写者,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并且有必要探究一个水落石出。

寻找《开国大典》的作者,我们就必须了解共和国第一套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而叶圣陶老先生,是第一套语文教材的主要负责者与编写者,在他的传记与日记中,折射出教材编写的一些重要的幕后信息,而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开国大典》的作者之谜。

我们在商金林著的《叶圣陶全传: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1949年10月28日(叶圣陶的日记中记载):“改文叔所撰高小国语课文。渠以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为题材,此题未易写,写来殊呆板。”朱文叔“以十月一日开国大典为题材”写的课文,即《开国大典》,经叶圣陶改定后分为《开国大典(一)》《开国大典(二)》《开国大典(三)》,编在《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的头三课。——

追随着这个重要的信息源,我们又查到了商金林著《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叶圣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中这样的描述:

——第四册的《开国大典(一)》《开国大典(二)》《开国大典(三)》是朱文叔起草,由叶圣陶改定的。作为《初级小学国语课本》和《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的总设计师,叶圣陶对新中国小学的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作了清晰的规划。初小八册属于“修订”,“新写”的不多。虽说“修订”的篇幅比较大,但毕竟是有“旧本”作依托的。高小四册中第一、二、三册是“修订”,第四册注明是“编辑”,也就是说这第四册的课文全都是“新”的,是“原创性”的,更能体现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全新的思路……——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朱文叔,叶圣陶也参与了对这篇课文的修改。

关于朱文叔,可以说他与叶圣陶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奠定了中国语文根基的教育人士。我们下面拷贝柴剑虹著的《母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1月版)中对他的一个简介:

——朱文叔(名毓魁,以字行,1895—1966),浙江桐乡人。语言文字学家。1912年入浙江一师读书(1914年进一师读书的丰子恺是他的同窗好友)。1917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2年7月进中华书局任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并参与编纂、修订《辞海》。

经我初步统计,20世纪20、30年代,书局出版朱文叔亲自编撰及参与编校的中小学《国文读本》《国语读本》教育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历史课本》以及儿童读物等有数十种之多,大多为教育部审定的通行教材,常常在数年间印行几十版之多,如由他编纂、尚仲衣等分撰的《小学国语读本》(共8册)第一册初版于1933年3月,到1937年3月,四年间竟印行了342版,为民国时期的初小教育、也为中华书局出版经营与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负责编校张相所著《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曾认真提出修改意见。该书初版,作者特地在书的《叙言》中说明: “书成,由桐乡朱文叔氏磨勘一过,待改订数十事。”

朱文叔对我国出版事业的贡献并不限于在中华书局的工作期间,他1949年赴北京后,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委员、出版总署编审局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作为汉语词汇研究的著名专家和资深编审,他是《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和最初版本的审订委员,审定每一词条,皆字斟句酌,务求严谨完善。

他曾撰写了《深与浅》的文章,1951年发表在《语文学习》的创刊号上,被吕叔湘誉为研究汉语辞汇的范例;多年后,吕叔湘还希望能重印此文,指出: “这样的文章,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深’和‘浅’是很普通的两个字,可是这里边有很多意思可以说,朱先生讲得很透彻。”(见其《咬文嚼字》一文)

1931年中华书局出版朱文叔编撰的儿童读物《列子童话》《史记故事》《百喻经寓言》等,到2002年又由书局列入“中华儿童古今通”系列重新推出,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在“中华典籍故事”系列中冠以“民国大家编写的古籍通俗读物”于2018年印行,在网点热销,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课文《开国大典》在撰写时,有没有容纳了其他作者对同一事件描写的精华部分?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正是因为课文《开国大典》里的语句,曾经出现在其它的新闻报道稿中,而让笔者陷入了困顿与迷茫,一度以为,这篇课文是一篇根据新闻作品改编的作品。

我们上面已经否决了李普的新闻作品是这篇课文的出处,那么会不会同时期其他记者撰写的新闻稿中有着课本里的原型句式呢?

为了追寻真相,笔者将当年参与“开国大典”前后重大事件报道的记者,进行一番查考。

在《党史博览》2020年第10期上,曾刊登过《1949年,开国盛典的速记特写》一文,作者闫树军,其中提到了参加报道“开国大典”前后的新闻事件的记者名单,原文如下: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能进入会场的中外记者仅有29名,他们是:苏联塔斯社的罗果夫,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党报记者史巴诺,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智龙成、李同健,《人民日报》记者李普、李庄、柏生、朱汉、陆灏、陈迹、林韦、金凤、而东、江夏、家炽, 《天津日报》 记者鲁西良、张虎刚, 《光明日报》 记者慧年, 《新民报》 记者章正续、魏廉, 《文汇报》 记者唐海, 《工人日报》 记者胡明, 《新华日报》 记者季音, 《东北日报》 记者张沛、汪溪,《河北日报》 记者肖风, 《大公报》 记者王芸、徐盈, 《进步日报》 记者萧离。——

这些记者对“开国大典”的报道,应该是课文据以改编的重要来源。

我们除了能够找到李普的新闻稿之外,还能查到李庄、唐海的报道稿件,但均没有课文里的相似的表述方式。

倒是《天津日报》记者撰写的报道里,有一句话与课文的最后一节惊人相似。

我们可以在《开国第一天》(山西省图书馆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9年9月版)一书搜集的各报刊报道“开国大典”的作品中,找到《天津日报》记者的一篇报道,其中有部分语句融入了课文版中。

《天津日报》中的“红流分向各街,各街通明,光明是充满了我们的新京”,这里面的两个喻体:“红流”、“光明”全部被课文移用。

笔者在查找课文《开国大典》的作者的时候,一度时期,试图从这里寻找突破口,预感到课文《开国大典》的来源,很可能就是《天津日报》的这篇报道稿,但是《天津日报》报道中,对“开国大典”当日群众集结的描写又与课文没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继续在《开国第一天》一书中看一看《天津日报》记者的报道:

——《天津日报》记者:天刚亮,首都就响起了一片片的锣鼓声,本来规定下午3时开会,上午上午9时,胜利的人民行列,就从四面八方依序向天安门广场进发,参加自己的开国盛典, 一面面的红旗飘扬在东西长安街。浓绿的树丛,一阵阵歌声洋溢在人民祖国的天空。过去,就是这古城,就是这广阔的马路上,曾经不止一次遭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民族的英勇儿女们,也曾不止一次在这里发出过怒吼,洒下了鲜血。然而,今天不同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已经可以自由自在地踏着祖国的大地高唱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了。

上午12时前,人民的队伍相继涌进了天安门广场,东到王府井大街,西至六部口,南边直到正阳门外,汇成一支伟大的洪流,无数的五星红旗,汇成了—片红色的海洋:各党派、各机关、部队、学生、工人、农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约20万人会合在一起,结成一条心,这是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工人们高声喊着口号,学生们任情唱着歌曲,不少单位都穿上崭新的衣服……但这一切,似乎都不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兴奋于万一。——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朱文叔在撰写《开国大典》的时候,不一定是拿一篇报道进行了改写,而是综合了多篇新闻报道,又结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才终至奠定了课文《开国大典》里的精确的实录、宏大的气势与壮阔的气韵。

朱文叔作为一个江浙人士,在民国时期相当的活跃,折射出江浙文人对文化界的巨大影响力。但是,在后来的文化自由竞飞中,江浙作家因为他们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反而在文学角逐中渐趋消隐。不过,朱文叔编撰的语文课文,相当的文通理顺,体现出一种典范的语文作品气质,直到今天,仍然能够作为一把时时校准的标尺,来更好地规范我们的母语。

综上所述,朱文叔是课文《开国大典》的撰写者,李普与课文无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