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能够当选非常荣幸,也比较高兴。感谢学校、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也感恩国内同行对我工作、研究的认可。”罗智泉说,多年前他之所以愿意选择来深圳工作,是因为看好深圳这座城市,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术平台。
在罗智泉看来,深圳是座飞速发展、敢闯敢试、充满活力、包容的城市,“刚来深圳时我一个朋友都不认识,能成为新的深圳人,深圳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感到非常荣幸,也很高兴能在深圳打拼。”
罗智泉说,在港中大(深圳)工作,他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家长,能够在港中大(深圳)打拼,发挥自己的力量,他非常开心。他认为其能够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国内同行以及社会各界对港中大(深圳)办学成果的认可。
罗智泉认为,做学术研究一定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点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在国外几十年,也写了很多论文,但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真正落地,也很少机会能接触到企业和世界核心的科技难题。”罗智泉说,回国后,很多高科技企业找到他解决一些核心技术难题,对此他很荣幸,也做出了一些初步成果,“这次能够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对我前几年奋斗、努力的初步认可。”
[人物介绍]
罗智泉教授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198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他是SIAM会士和IEEE会士以及IEEE信号处理期刊主编(2012-2014)。
罗智泉教授的学术成果包括无线通信的收发机优化设计、最优鲁棒波束成形设计、动态频谱管理等,相关论文分别获得2004年、2009年、2011年和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2011年国际通信大会、欧洲信号处理学会以及2020年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因在优化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2010年被美国运筹和管理科学协会授予Farkas奖,2018年被国际数学优化学会授予Tseng纪念奖。
2020年,挑战网络效能最大化的难题,他首次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现实网络统计模拟技术,研究建立了大规模4/5G异构网络参数最优化模型,突破了求解超大规模混合整数优化模型的算法瓶颈,从无到有建立了网络性能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框架;2021年6月被认证为CSIAM应用数学落地成果;2021年9月,研究成果入围2021年世界计算大会计算创新与数字赋能专题展。2021年,他入选全球计算机研究领域的领先门户网站Guide2Research全球前1000位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榜单。
[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在引才用才方面成果突出。目前,该校已经面向全球引进了约400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各国院士20多名,国家级专家近6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30余名;此外还包括广东省省级人才18名,深圳市杰出人才9名,深圳市市级人才300余名,深圳市龙岗区区级人才230余名。
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100%,94%以上取得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
[记者]孙颖
[通讯员]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