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百校百馆我来行|小学生走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开展“红色研学”

极目新闻记者柯称

通讯员程晓璐江萍

摄影陈冲

实习生张之楠

“想不到钱学森爷爷回国的路那么艰难。”“在延教馆小礼堂唱队歌时觉得很自豪。”1月26日中午,在返回学校的大巴车上,武汉市江岸区博雅小学的学生还在热烈讨论着。当天,该校40多名师生通过“百校百馆”——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预约,走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延安精神教育馆和钱学森纪念馆,开启了一场“红色研学”。

穿越延安岁月

汲取精神力量

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军装,一个个老物件……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延安精神教育馆,博雅小学的孩子们跟着讲解员老师的讲解,“穿越”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延安精神教育馆是由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指导,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建设,是湖北省目前唯一一家延安精神教育馆。该馆室内陈列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专题展区”“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专题展区”“‘沈因洛生命之光’专题展区”“奋进之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展区”“延安城沙盘模型和伟人铜像展区”等五个展区。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参观过程中不少学生拿着笔记本在记录。在等比例还原延安核心区的沙盘前,三(7)班学生平婧逸说:“以前我们课本里提到过延安,但没有这么全面的介绍,没想到当时的条件这么艰苦。我记了好多笔记,回去可以再学习延安精神。”

走进高度复刻历史的延教馆小礼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辨认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并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唱起少先队队歌。“我们经常会唱队歌,但这一次感觉很不一样,很震撼。这次参观真实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精神,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三(5)班学生万唯兮说。

博雅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近年来开发了“三品”校本课程,包括品质阅读、品味博物和品析研学,引导走出校门进行研学旅行,走进博物馆品味人生。本次活动针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瞬间就报名满额。这个寒假,还有更多学生及家长,将利用好“百校百馆”平台预约参观各大高校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为自己“充电”。

致敬人民科学家

继承钱学森精神

“这是钱学森院士的院士证”“这是钱老给我们学校创办人写的亲笔回信”“这件衣服就是钱爷爷平时一直穿的,就是地摊货”“这里是1:1比例复原的钱爷爷的办公室”……第二站走进钱学森纪念馆,讲解员的每一句话,总能引发小学生的一片赞叹声。

这里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全面展示钱学森生平事迹、成就荣誉以及以钱学森为杰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的展馆。其中,实物陈列展区陈展了钱学森遗存实物、图书手稿、图片资料等藏品620余件以及相关图文影音资料。

六年级学生俎易忻对介绍钱学森回国之旅印象最为深刻。他说:“以前我们对钱爷爷的事迹多少都有一些了解,但没想到他的回国之路这么艰险。他曾经在拘留所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又被长期监视,但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到祖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最后是靠着夫人在烟盒上写求助信,辗转传回国内才得以被解救。他的这种精神,会激励我好好学习,将来也要为国家多作贡献。”

俎易忻介绍,他以前跟家长外出旅游时参观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沈阳大学等高校,在武汉以前只去过武汉大学,通过这次研学知道了,武汉的高校里还有很多宝藏场馆等着去发现。

三年级学生平婧逸,则对博物馆里一件“镇馆之宝”最感兴趣——一面曾遨游太空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旗。讲解员介绍,这面校旗长2.4米,宽1.6米,印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名、校徽和校训并有学校40名师生代表签名,于2013年6月11日搭乘神舟十号飞船与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一起在太空遨游15天后,于2013年6月26日返回地球。

2014年1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将它移交给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保存。“我对太空很感兴趣,希望将来也能成为王亚平一样的女航天员,所以看到这面旗帜感觉很神奇。”平婧逸说。

2022年5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湖北省四家入选单位之一。该馆还包括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室外展区“静思园展区”,陈列有东风2号甲导弹1:1模型,钱学森生前居所的警卫岗亭、强5教练机以及导弹燃料加注车、运载车等实物;建有模拟作战指挥部、各军种经典战役展示室等。博雅小学的孩子们,来到这里别提多兴奋了。

“‘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是我校办学的两大精神指引,延安精神教育馆和钱学森纪念馆也是我们开展思政教育的两大精神高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江珩表示,作为唯一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的民办高校,红色教育早已融入到武生院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中。为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该校将全力支持湖北省开展的“百校百馆行动”,让高校育人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

[温馨提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