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 > 教育资讯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续任!他从南京这所中学毕业!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10月3日发表声明,指经与教务委员会商议后,一致决定现任校长张翔继续出任校长一职,为期5年,2023年7月起生效。

张翔是从南京走出的杰出人才。他1977年进入南京五中学习,1981年从五中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开启了他创造性的人生轨迹。

不平凡的三年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10月3日声明提到,校务委员会考虑到未来的挑战和发展下,认为大学领导层的连续性非常重要,同时对张翔有信心,相信他能继续发挥其领导作用,能将港大提升至更高水平。

声明提到,港大过去3年在张翔的领导下更上一层楼,同时能够应对危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纵使疫情对教职员及学生充满挑战,但大学在其研究和教学方面表现出色。

声明又指,港大继续开展多项具有开创性的战略性项目,当中很多项目由张翔发起,更取得重大成果,包括薄扶林校区“TechLandmar”项目、港大深圳校区发展及全球教授招聘计划,这些项目为港大在世界取得更高成就。

张翔于2018年出任港大校长,接替于同年1月离任的马斐森。港大网站介绍,张翔为国际著名学者,学术成就斐然,曾经赢得多个杰出奖项,得奖项目包括2017年工程科学学会ACEringen奖、2016年美国视光学会MaxBorn奖、2016年JuliusSpringer应用物理学奖。

南京求学往事

A

转学五中,老师们“特殊照顾”

张翔的父亲是南京一所中学的老师,张翔理所当然在父亲的学校读书。然而,1977年暑假,正在读初二的他偶尔一次经过南京五中,看到了校门口招收插班生的通知,没有告诉父母就报名参加了考试,顺利被录取。

第二排左四为张翔;第一排左六为曹舜宝老师

曹舜宝老师是张翔的班主任,她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张翔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内心却很有主见,他向往五中的氛围,小小年纪为自己做主。”当时的五中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张翔转学后受到老师们的“特殊照顾”,怕他到新集体不合群,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格外关注他,尽快了解他,让他迅速在五中的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

曹舜宝老师家住止马营,张翔家住下浮桥,于是,莫愁路的傍晚常常可以见到这对师生结伴回家的身影,一天一天,温暖动人。

B

教学严谨,研究探讨能力迅速提升

南京五中不仅学校活动多,出去参加各种竞赛的机会也多,张翔在这样的校园如鱼得水。进入高中后,张翔理工科的潜力越发显现,无线电、三极管、航模......他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中找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曹舜宝老师是当时的年级组组长,自己教化学也十分有特色,语速快,板书快,擦得也快,需要学生高度集中,而张翔的笔记就十分有自己的特色。他所有的课堂笔记就记录在书上,提纲挈领,条条分明。不仅好学而且会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总是他。“老师,你的方法很好,我怎么没有想到?”“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去考虑解题思路。”......

第三排右二为张翔,第二排右一为曹舜宝老师

在五中,师生平等,与老师想法不一样,永远被支持提问,不看中某个分数,而看中错在哪里。张翔和他的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里迅速成长,养成了良好的研究探讨能力,多年后的今天,当张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时,他依旧感恩母校:“幸亏转学五中,教与学严谨,老师们一丝不苟。”

C

提倡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应对高考是每一所高中校的硬仗,在南京五中,张翔不仅拥有了晋升著名高等学府的能力,还培养了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他当时所在的高中班级聚集了全年级最优秀的学生,但是老师们始终强调:成绩好的学生不能自私不能骄傲,应当真诚分享互相帮助。张翔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大家两两结对,互相交流学习材料,互相帮助彼此弱势。

曹舜宝老师说,张翔那个班,几乎每个孩子都十分热心,毕业多年后,都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是最好的班级,孩子们本来应该容易骄傲,但是,事实上并没有,他们在一起相互学习,养成读书习惯,任何问题自己先想,有疑问大家交流。”

在这样的学校,老师和孩子如同一家人,曹舜宝老师家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张翔,从老婆婆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张翔只要一有疑问,就跑到曹老师家问问题。这份难得的情谊延续几十年,这些年,张翔只要有机会回南京,就会问候曹老师,到曹老师家看望她。

D

人文传承,五中讲座印象深刻

五中岁月,张翔正当少年,学校给了他最开放的施展空间。爱唱歌,每年的学校“一二·九”歌咏比赛都有他阳光的身影;很热心,成了副班长,不仅成绩上做榜样,各项事务都愿意组织参与;超好学,知识面很广从来不偏科,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加,还写的一手好文章。

尤其是五中的校庆讲座,真正让张翔仰头去看世界。五中多年的积淀,培养出一批各个领域的大家,每一年的校庆,学校几乎都会请来曾经的校友们给在校的孩子们做报告。两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乔登江、陈达,文学家周而复、余光中,剧作家张弦、沙叶新,音乐家吴祖强、杨鸿年......浸润在这样的榜样力量之下,张翔打开更加宽阔的视野,想要去的未来越来越清晰。

上世纪80年代,张翔如愿通过高考进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深造,他们班一共有四名同学考入南大。从五中到南大,张翔关于“16岁”的故事临近尾声,而张翔另一个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刘颖

综合香港校招

周卉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