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香港理工大学开放23Fall授课型硕士申请,今年申请中有一个大变革就是——新增了七大专业!
从专业名称来看,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碳中和、微电子、商业与决策分析......显然学校对热门行业还是非常了解的~
但是!你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宝藏”了吗?!
错了!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港理工,又新增了第八个专业——竟然是“元宇宙”!
#01
“元宇宙”概念之风
近几年来,“元宇宙”这一概念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
从facebook改名为meta(毕业可以入职…meta?),到前阵子元宇宙概念股票一顿爆炒,再到各个网络大V吹风,互联网公司逐步跟进。
一时间元宇宙成了新的风口,毕竟人人都知道那句:“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
而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是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开设元宇宙专业来培养对应的人才,例如,在9月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是直接该校的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
并且,元宇宙工程系所在学院的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未来学系将计划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元宇宙方向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而中国人民大学的交叉信息研究院也早在今年4月,就成立了国内首家元宇宙研究中心,并推出了面向本硕博设立人才培养相关课程,由此可见,未来元宇宙相关的专业也将会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在港校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也都已经进入了元宇宙的战场,港科大更是直接推出全球首个元宇宙双子校园。
#02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尽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元宇宙相关产业广阔的前景已经毋庸置疑,元宇宙人才培养蕴藏着大量机遇。此背景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文件,支持高校布局元宇宙。
今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到依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及各类科研平台,聚焦元宇宙领域前沿导向,开展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3月,厦门市工信局发布《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到支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在厦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研究性机构,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并鼓励高校优化人工智能、动漫、数字经济等专业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元宇宙相关课程或专业。
此外,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在校企合作、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发力元宇宙。
#03
高校+元宇宙,能做什么?
虽然元宇宙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但学界普遍看好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认为高等教育元宇宙将会是未来教育元宇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乐乐表示,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大学应果断抓住元宇宙发展的大好时机,以开放、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元宇宙,努力推进“大学元宇宙化”——教学元宇宙化、校园元宇宙化、培养元宇宙人才、跨学科研究元宇宙、校企合作发展元宇宙,以这些令人瞩目的革新有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元宇宙加快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帅国指出,“元宇宙特别适合运用于沉浸式学习,它给学生创造了更身临其境的学习空间。以学习历史为例,元宇宙技术下的课件、教材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幻灯片,学生可以自己行走在古代街头,见证那时的社会风俗,甚至能够和杜甫吟诗作对。”
同时,元宇宙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节约教育成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史元春曾表示,“在科研教育中,元宇宙技术可以模拟出昂贵的教学设备,还原机械设备的同时,还能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元宇宙技术可以大大节约教育成本。应用到人体解剖、手术模拟、化工实验等领域,极大程度上降低实验损耗,在高危险系数的实验中更能起到保护师生生命安全的作用。”
元宇宙在高等教育领域展示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不过客观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探索尚处于萌芽阶段,元宇宙的落地仍有不确定性,在高教领域的发展依然需要很多时间。
高等教育元宇宙,正在悄然兴起,有人认为是追逐时髦的炒作,也有人表示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大众对元宇宙和教育的融合有许多想象,但美好愿景仍需以理性判断风险和稳步推进技术发展为基础。
面向未来的发展,更需要高校立足长远,走出一条踏踏实实的路,如何以实际的办学行动对元宇宙做出回答,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