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071位真人故事
我是关钰,80武汉姑娘,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经有年薪200万的工作,然而,却在一次身体检查中,被医生告知我因身体原因,很难怀孕。
但,我先生完全不介意,他说可以做试管。
随后,我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子之路,5次赴美国做试管。这个过程既痛苦又煎熬,但又充满了希望……
(我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1981年,我出生在湖北武汉,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是一名建筑工程设计师,妈妈是小学的数学老师。
我的家庭教育属于是严母慈父的模式,妈妈负责我的教育,爸爸负责我的生活。妈妈正统又古板,受她影响,我做事非常认真;爸爸宽容,随和,希望我健康快乐就行。受他的影响,我面对事情从不做价值判断。
18岁那年,我放弃了保送名额,选择参加高考,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北京大学?,学的专业是法学。
怀着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我进入了北大。北大是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汇聚了各种不同思想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认知。
(带着女儿在法国普罗旺斯)
班主任曾在课堂上说:“自由包括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所以你们可以自主选择去参加系里的任何活动,或者不去参加。”
这个观点对从小接受正统且古板教育的我影响很深,以至于我后来的整个人生在做重要决定时,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从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
在大学里,有机遇也充满挑战。我是一个幸运儿,大一通过选拔,进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持《文化摇篮》节目,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节目未能播出,但让我意识到人生可以有无限种可能。
不甘于平凡的我,22岁选择在巴黎第二大学继续深造法律,并在一年后顺利拿到国际司法硕士学位。我渴望去探索外部的世界,目标坚定要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我和老公是幸福的一对)
于是我请大学时的班主任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很快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04年,23岁的我,来到哥伦比亚法学院,开启硕士生涯。
法学院对语言要求很高,从小,说法文的我,英语口语水平很一般,老师上课语速很快,我常常跟不上。一年的硕士生涯虽然很快结束,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难熬,这一年我有过挣扎,甚至想过放弃。
但是不服输的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为了完成作业,我常常学习到凌晨3点才睡觉。课堂跟不上,我就借同学的笔记本抄。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我无法理解的句子,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查字典,去阅读。
别的同学需要3个小时完成的作业,而我需要8个小时才能完成,付出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时间。
(跟老公在新疆喀纳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我硕士顺利毕业,但我在美国却找不到工作。因为美国律所需要的硕士,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而我只是刚出校门的小白。
我迷茫了一段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后,我选择继续留校攻读博士,想着博士毕业以后与本土的学生一起竞争,这样我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读博让我对美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懂得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曾经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有了国外的生活阅历后,让我意识到人生有可以有很多种活法,每一种活法都可以活得很精彩,只要你足够努力,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赛道,你都可以很优秀。
(跟老公和大女儿在日本北海道)
2008年26岁的我,顺利读完博士,拥有中法英三门语言的我,在毕业之时,很顺利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并拿得了纽约州的律师执照。但我仍面临着就业困难,陷入了困境,不知所措。
有一天,我突然灵机一动。运用在法国留学的背景,去查美国排名前50的律师事务所,寻找有法国背景的合伙人,给他们写邮件,介绍自己。
希望利用我与别人的差异化,可以迅速拉近我与合伙人的距离。
(跟老公在上海过圣诞节)
皇天不负有心人。美国排名第三的律师事务所的法籍合伙人。给他们的巴黎办公室写邮件推荐我,让我非常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实习结束,我正式转正。父母希望我离家近一点,所以我决定给香港的美国律师所办公室投简历,我很快就被录用了。
于是在2010年的夏季,带着父母的期待,我回到香港工作。北大校友在香港举行聚会,我和我老公的缘分就在这场聚会中悄然降临。
他为人真诚,善良,做事坦诚,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我们相识在校友会,与他闲聊时,发现我们不仅是北大校友,同时还是哥大校友。工作同样在香港,他做金融,我做法务。我们的公司就在同一条街,走路就几分钟。突然就感觉好亲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跟老公在维也纳茜茜公主美泉宫)
同时发现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人生观、价值观都很像。我们自然而然就谈起了恋爱。
繁忙的工作也在进行中。从晨光初露到夜幕降临,我的步伐从未停歇,几乎是拿命在赚钱。
我的工作是负责资本市场,帮助中国的企业到香港和美国上市,起草招股书,以及上市的过程中涉及的美国法律问题。
起草一本英文招股书,400-500页的A4纸,我要在两周内完成。我一天需要写10几个小时,从早上9点开始,写到凌晨3点,有时候甚至是夜以继日,几乎一天一夜都没休息。最后经过多方的修改,确认,才能定稿和打印,虽然工作很累,但我感觉很充实,很开心。
在工作中,我有幸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企业家、投行精英、资深律师和会计师。与各行业翘楚的交流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美国napa酒庄)
每一个能在各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通的品质——对工作的敬重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以企业家为例,他们不仅需要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决策力,更需要在日常运营中展现出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控。
在商业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他们都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同样,投行精英、律师和会计师等职业也需要有这种精神。
在投行领域,从市场分析到投资策略,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无误;在法律领域,从案件分析到法律文书的撰写,都需要严谨细致;在会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编制到财务分析,都需要精确到每一个数字。
(我在布达佩斯)
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也在践行这种精神,力求做到最好。
2013年,我和先生在香港登记结婚。因为身体不太好,一直没有怀上孕,所以我打算辞职一段时间,把身体调养好,把生娃的事情解决。但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粉碎了我的这个计划。
在备孕期间,也曾有一家公司给我开出年薪300万,以及价值千万公司股票的工作,但他的条件是5年之内不可以怀孕生娃,虽然有过纠结,有过犹豫,但我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对于我而言,我的家庭高于一切,有些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可是一年以后,我却一直怀不上。我开始焦虑,于是我对身体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查。
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医生告诉我说:“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很难怀孕。唯一的希望就是手术,但手术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
(跟老公和大女儿法国南部蔚蓝海岸)
当我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顿感五雷轰顶,内心难以接受。但好在我先生却完全不介意,于是我们决定去美国做试管。
就这样在2014年末,开始了我的漫漫美国试管求子之路。我一共五次赴美,做了三次试管,每做一次试管需要去美国两次。
第一次是需要去培育卵子,取出来以后让它在实验室里面受精。隔三个月之后再去美国,把胚胎植入体内,所以一次试管得去两次美国。
我每天都需要打针,早晚各一次,每一次打三针。每隔一天要去诊所做B超,监控卵泡的生长。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做胚胎移植。医生把胚胎放进我体内,需要我在床上躺三天。之后回去养大概一个礼拜,然后再次回到诊所,去测试胚胎移植是否成功。
(做试管时)
回诊所测试的那天早上,我七点钟醒来,因为紧张和期待,全身开始在发抖。
直到医生告诉我孕育成功了,我才如释重负,不知不觉红了眼眶,泪盈于睫。
经过三次卵子培育、两次胚胎移植,我终于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别成功生育了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过程极为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母女缘分。
从恋爱到结婚,以及生育的全过程,我老公始终给足了我安全感。婚前买房,他只填写我一个人的名字,婚后,他又将所有资产依法登记在我一个人的名下。不管做任何事情,他始终将我的意愿置于首位,优先考虑,我感到非常安心和踏实。
(母女三人在三亚)
我目前在家照顾孩子,时常有人问我:“你考虑过重新进入职场吗?你的学历这么高,却选择在家做全职妈妈,不觉得遗憾吗?”
而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虽然放弃了年薪百万的工作,但我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女儿,享受家庭和孩子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这才是无价之宝。
目前我选择做全职妈妈,陪伴女儿的成长,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同时妥善处理家庭日常事务。对我来说,这才是最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口述:关钰】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