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 > 教育资讯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如何过长寿且有质量的生活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杨沙沙]今年农历春节过后不久,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校长叶玉如就带领团队对外发布一条“重磅消息”,港科大成功研发血液测试,能精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据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克里斯蒂安·德·迪夫曾高度评价叶玉如,“她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发现,将使人类最终治愈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可能。”香港媒体也评价她为“遗忘的对抗者”。

叶玉如毕业于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学院,获得化学以及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并获美国哈佛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4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神经生物学。除了港科大校长身份,叶玉如目前还担任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视频专访时,叶玉如从阿尔茨海默病开始,围绕“长寿且有品质的生活”以及如何看待AI时代人才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AI在医学领域的成功应用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叶玉如表示,AD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有害的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在大脑中积聚,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和丧失,进而导致渐进式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日常活动和沟通困难。“从发病到死亡,AD患者一般病程大约8至10年,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20年。”叶玉如表示,多数患者往往在病情进入中晚期才寻求诊断,已经难以获得有效治疗。

“要治疗一种疾病,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及早将患者或者高风险人群甄别出来。”在叶玉如看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应对大脑变化带来挑战的关键。

此次叶玉如团队研发的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准确率分别超过96%和87%。该项研究耗费了叶玉如和团队超过8年的时间,实现了在发病前5到10年做出诊断。

在此次血液检测AD研发中,叶玉如透露运用了人工智能(AI)技术。据了解,现有的AD血液检测主要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标志物来指示大脑病理。而叶玉如团队研发的血液测试可同时检测21种与AD相关的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我们深入研究了包括中国及西方不同人群中的AD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数据进行提取,并采用多种模型,其中包括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出了一套可以通过整合个体生物标志物信息进行综合评分的系统。”叶玉如说,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模型,该系统具有更高准确度和可靠性,是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成功应用。

权威组织“阿尔茨海默病国际”此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1例AD患者被确诊,预计到2050年全球AD患病人数将达到1.3亿人。目前,血液检测AD价格仍较高。但叶玉如表示,会继续做研发把费用降低,让血液检测AD得以普及。“很难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治愈AD。”叶玉如强调,治愈AD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官、产、学、研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可以做到控制疾病的进展,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教育水平上升可以抵消老龄化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叶玉如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中国,而是所有先进经济体均须面对的问题。她表示,教育水平上升可以抵消老龄化影响。早前港科大与上海大学、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未必会阻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原因是中国不断上升的教育水平,或可以抵消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她们更倾向进入劳动市场,意味着中国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今年年初于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叶玉如强调,随着年龄增长,维持大脑健康及生活质量至为重要。“我们不仅追求更长寿,亦应增添有生命力的岁月”。

什么是“长寿且有质量的生活”?叶玉如告诉记者,这种生活应该是实现自我、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生活。虽然每个人对有品质的生活的定义不同,但保持清晰的认知能力是有品质生活的前提。

美国演员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实习生》讲述了老年退休男子惠科特重返职场,在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女主角创立的公司当老年实习生的故事,通过老人的智慧,惠科特帮助女主角解决了在家庭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采访中,叶玉如多次对记者强调,“老年人可以有条件和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年龄不再是活动、社交和工作的障碍,社会反而因为有一批阅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人士而获得长足发展”。

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港科大也做了很多探索。叶玉如介绍说,一方面,大学可以作为科研主体,推动健康老龄化相关研究。她表示,人口老龄化所洐生的社会问题是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传统的单一学科已不足以应对,需要通过融合不同学术范畴、更好地利用新科技例如人工智能、传感器、基因组学蛋白质等,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港科大也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鼓励更多有心有力的长者服务社会。“以科大为例,我们是亚洲首批提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大学,提供很多涵盖大数据科技和金融科等范畴的网上课程,欢迎长者和退休人士修读。”叶玉如表示,在面授课程方面,大学曾参与政府牵头的“长者学苑”计划,开设可持续发展入门课程。此外,大学的社会服务计划“科大侍学行”与社会福利机构灵实长者义工活动超过十年,包括开办协助长者学习用智能手机课程等。

叶玉如还建议,香港高校与世界顶尖大学及科研机构,通过不同平台如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有交流合作,可以考虑把这个模式延伸到大湾区,建立一个“创新湾区研发平台”,支持内地、香港、国际三方合作,把人才聚集在一起,进行健康老龄化研究。而内地相关企业,可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模式,将港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产品。

三个标准

2022年年底,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ChatGPT推出后,引发关注。全球多国大学、科研机构发布明确的人工智能禁令,禁止在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而港科大是香港首家积极鼓励采用AI的高校,还推出不同基金,支持师生把AI融入教学,提出创新应用方案。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极大地影响我们教学、监督和考核学生的方式。”叶玉如表示,事实上,人工智能在传统的教学任务上已经展示出很高的效能,例如自动化的纠错、评估和辅助教学等。她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需要做出调整。

不过,叶玉如强调,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因此,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会是辅助性质,无法替代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未来港科大会更倾向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叶玉如表示,香港正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港科大作为科研创新的先驱,一直致力培育有创造力和好奇心的人才。“作为校长,我希望招募具备多维知识素养的人才。”对此,叶玉如也提出三个标准,“首先,学生们应该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来帮助他们学习和解困;其次,创造力也是我所看重的特质,学生们要懂得利用人工智能来开创新的想法,尝试征服未有人破解的难题,这些都是推动社会和科学未来进步的重要能力;第三,我希望他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确定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不会轻言放弃。他们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态度,有志为世界带来正面的改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