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 > 高考

那个在工地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寒门学子林万东, 如今怎么样了?

努力与命运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四年前,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席话,让人们对“努力”有了新的理解。面对镜头,这个刚刚参加过高考、即将展开他人生新篇章的男生说道: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熊轩昂还说,这种出身条件决定了他在学习的时候会比外地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走很多捷径。末了他说,如今有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来自熊轩昂的一席话,让如今的人们陷入思考。

的确,在当下的社会中,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成了大家普遍认同的事实,那么,在这种环境中,还有多少贫苦人家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来实现命运的逆转呢?

正当整个社会陷入“鸡娃”教育与资源焦虑中时,从云南乡村考入清华大学的林万东,重新燃起了人们关于“努力”的希望。

一.

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出席致辞,有四个新生出现在了他的这段讲话中。邱勇校长说道:

“你们当中,有来自湖北心怀外交梦想的刘雨桐同学,有来自上海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武亦姝同学,有来自莫桑比克有志于成为土木工程师的科薇同学,有来自云南宣威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祝贺刘雨桐、武亦姝、科薇、林万东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大家庭的一员。”

与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因才华而惊艳众人的武亦姝不同,在没有考入清华大学之前,林万东的名字淹没在中国14亿人口中,是那样的普通,又那样的不引人注目。

2019年的夏天,一封来自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北京辗转两千多公里,被送到了云南一位叫做林万东的少年手上。

在接过这封录取通知书时,林万东脸上是万年不变的严肃与木然,与周围赶来道贺的人们脸上的羡慕与欣喜不同,此时的林万东心中古井无波。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口袋中并没有足够的学费与路费,即便考上了清华,未来与远方这两个词,听上去依旧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的林万东,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

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家中一共六口人,有爷爷、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自己,听上去人口众多,但全家的辛酸劳累却都压在妈妈一个人的身上。

林万东的父亲患有脑梗和腰伤,在病痛折磨中失去了劳动能力,林万东85岁的爷爷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

此外,林万东还有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姐姐和一个正在读书的弟弟,全家老的老、小的小,唯一能够出卖体力赚钱的,就是林万东身形瘦弱的母亲。

林万东的妈妈孔大桃,与大多数农村妇女没有什么两样,她没什么文化,能力也有限,每天一睁眼就出门辛勤劳作。

这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女人,在昆明一个工地上工作,每天和水泥、背沙子,与工地上每一个男劳力做一样的事情,深夜回到家还要照顾家中老小,如此天长日久的操劳,也仅能换来一家老小将将果腹。

有人对孔大桃说,既然生活这么艰难,家中老弱伤病都有,孩子又多,就别让孩子们都上学了,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能外出打工,干脆辍学算了。

对此,孔大桃有着自己的坚持,她认为,如果孩子不读书,就会走跟她一样的路。对于自己这种家庭,孩子们要想改变命运,就只有读书。

她说,自己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想到孩子们能够读书,能够凭借学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就觉得生活很有盼头,即便让她在工地日复一日的劳作,她也甘之如饴。

这个伟大的母亲面对镜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我都一直很高兴,只要孩子听话,我一直都是能吃苦耐劳。”

她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不可谓没有大的格局。压力所在之处,亦是光照进来之处。

二.

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从事着重体力劳动,虽然孔大桃最难的时候曾经四个月暴瘦了30斤,但她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喊过一声累。

好在,孔大桃的付出并不是白费,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大女儿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二儿子林万东在学校自觉省吃俭用,不舍得在学校买饭,就用米饭咸菜随便对付,不舍得买试卷复习题,就问收废品的老大爷低价买二手的试卷。

拿着这些在别人眼中是破烂的东西,林万东一道题一道题地做着,认认真真将每一个值得记录的习题记在笔记本上。

林万东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他的成绩来自于自己对课本不断地复习与总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凭借着高效努力的学习方式,林万东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每次他觉得困倦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家徒四壁,看看被困在病痛中的父亲与无限操劳的母亲,就有了奋斗的力量。林万东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过一句话:“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2019年的6月,林万东与全国各地的考生一起,接受了高考的检验。

当他的成绩出来那一刻,面对着713分的成绩,林万东没有惊讶,对于他来说,考上清北是一直以来的目标。

对于儿子的决定,林万东的母亲报以最大的信任,她说,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来说,这个成绩在整个云南省能排前五十,儿子既然说要报清华,她就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到。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林万东正在工地上埋头背沙子。

结束了高考,林万东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尽情放松,对他来说,即便考上大学,还有更严峻的生存压力在前方等着他。

为了尽可能让家里减轻负担,林万东决定到工地去干活赚钱,除了凑齐学费外,还想通过打工给自己赚出一点生活费。

然而,即便出身贫寒,林万东到底是读书人的身子,父母最多让他做一些农活、家务,从没让他从事过重体力劳动。

第一次尝试背沙子、和水泥的他,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累到浑身骨头疼。可母亲却对他说,这一天的劳动量,仅仅是自己工作量的四分之一。

林万东这时才切身感受到了母亲的不容易,一家六口人的生计,正是靠着母亲一袋一袋水泥扛出来的,天长日久,母亲扛出了女儿的大学路,成全了儿子的清北梦。

整个假期,林万东就在母亲工作过的工地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他的事迹传出后,感动了全国人民,就连央视也忍不住派人来为这个努力上进的少年拍摄了一期纪录片,林万东更是因此获得了“2019年最励志考生”。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正是对林万东最好的写照。

他跨进清华大学的那一年开学季,邱勇校长在开学致辞中专门提到了他。对于来自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万东没有骄傲,他在纪录片的末尾说道:

我不在意前方是艰难险阻,还是五彩缤纷,我只知道,这是一条新的路,而我正带着家人,一起在这条路上走向幸福。

进入到大学的林万东,除了认真钻研课业之外,也没有忘记帮助他人。

想到自己从贫困中一路走来的艰辛,让林万东对那些尚处于奋斗阶段的贫困出身的学弟学妹抱有更多的关怀之情。

2020年疫情在全国扩散开来,学校不能如期恢复上课,为了帮助到更多准备参考高考的学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带动发起了“春霖抗疫助学”公益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高三学生渡过难关,同时发展教育大业。

林万东积极报名参加了这一计划,成为该项目中的一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对贫困地区学生的帮助中。

他仔细梳理了高中的课本知识,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详细分享出来,对学弟学妹的问题进行耐心回答,帮助他们解决知识点疑惑。

对于自己在做的事情,林万东没有过多解释,他说,自己是贫困出身,因此更能够体会到知识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

他希望其他同他有着一样经历与梦想的学生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结语:

努力与命运究竟是什么关系?也许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的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但在林万东这里,努力是他扭转自身命运不可忽视的一环,正是因为他不服从命运安排给自己的出身,不忍辜负全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带着这样的使命感,才一步步走出了命运的桎梏。

当然,考上清华对于林万东来说,并不代表着从此收获了幸福与完美的人生,但努力的意义,不正是一步步让自己走上更大的舞台,见到更宽广的世界,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吗?在这个维度上,林万东无疑是成功的。

希望每一个试图用努力改变自己人生的人,都能够持之以恒,直到收获成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