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业的芸芸众生中,教师因为“灵魂工程师”的属性,常常成为人们敬重的对象;而那些身体虽有缺陷却仍然努力生活的人群,也同样受到广泛的尊重。
那么,如果有人兼具了以上两种情况、而且在云南偏僻乡村里扎下根来一教课就是整整十八年,那么他成为收获大量感动的典型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这位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的境遇,让人不禁思考:代课18年无法转正,肢体残疾是否应该成为转正障碍?
其实,一切规定的背后,都是在为公平所服务,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提,必然是经过大量工作之后,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的。
十八年的代课老师
江声发是一位在云南昭通某山村工作多年的代课老师。
昭通地处西南三省云、贵、川结合部的乌蒙山区,是一个兼具了山区、老区特征的地方。
而江声发任教的山村更是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无论物质基础还是教育条件都远远不能与城镇相比。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江声发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八年。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是一名残疾人士,多年前由于意外失去双臂,却因为在当地并不多见的高中学历而转向当了老师。
他靠着过人意志掌握了把粉笔绑在残肢上书写的能力,即使日常生活中面临再多不便也从来没有气馁退缩。
十八年来,他随着学校的变更从大山小学转到安乐小学,从山村里送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同时用自己的行动来言传身教,告诉学生们只要努力终究能够获得回报。
失去双臂的生活
1996年那年,江声发还只有22岁。
一次村里的电网突发故障,在维修的过程中他不幸被高压电击中。
等到被抢救过来时,他发现自己的两条手臂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医生给出的诊断建议是截肢手术,然而这意味着今后若干年巨大的生活压力。
他不想要失去赖以生存工作的双手,然而后续一旦选择长期的康复治疗就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作为基础,而且即使进行治疗也未必就能确保恢复机能。
这个“不确定”的结果对于身在偏远山村、务农为生的江家而言,是个太过沉重、难于承担的结果。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接受截肢,术后留下的残肢大约有十几厘米。
日常生活中原本再简单不过的吃饭穿衣、读书写字、上厕所、干农活等事情对他来说,顷刻间都变成了难度极高的操作。
出院之初的一个多月是最难熬的过程,原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忽然变成了处处不便的残疾人,江声发难以接受其中巨大的落差。
尤其一想到这样的生活不止是十天半月,很可能自己的下半生就不得不这样过下去了,这更令人感到绝望。
他曾经有过想要走出大山、到处去走走看看的心愿梦想,如今看来也变得难于登天。
在极度的煎熬中,他甚至想到过自杀,然而目睹着为自己担心难过的父母,却又终究还是硬不下心肠。
不但如此,这场意外带来的大量医疗费用还让江家欠下了不少债务。
此事发生后的第二年,他的妻子抛下了幼年的儿子离家出走,不久母亲也因病逝世。
给村里学校当老师?
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让他一度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指望,几乎全是为了儿子才坚持下来。
失去劳动能力的现实困难之下,他还曾经外出乞讨,后来实在是觉得“太没有尊严了”,于是痛定思痛接受现实,开始学习用更艰难的方式独立生活。
他让家人把各种工具和自己的残肢固定在一起,重新学习做饭、写字、照顾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能帮哥哥嫂子搬运化肥农药、农作物,总之,乡村生活可能需要的种种技能,他都推动自己去重新获取。
这样的过程当然既困难又充满挫折,然而重新“学会”生活,终究让他对自己的人生重新有了信心。
2003年,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在他的人生道路上。
江声发所在的村子位于重重大山之中,由于地处偏远发展不便,多年来都只有一个教学点,也就是大山小学。
一位老教师坚守多年,给附近的学生上课,然而到了这一年,这位老教师也终于到了退休的年龄。
村里的孩子上课不能停,但是由于这里的条件确实不到位,地处偏僻生活闭塞待遇也自然高不起来,因此即使安排了新老师过来接任,也实在难以留下人来。
眼见师资问题无法解决,威信县教育部门便打算把这个教学点取缔掉,合并到邻近的学校中去。
集中资源本来是解决困难的出路之一,但新的问题也就由此而生:路太远了。
西南三省全都以多山出名,如果孩子们要从这个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前往隔壁最近的学校,最少也得走10公里的路程。
这10公里可不是路况良好、能有车辆代步的公路,而是不折不扣的山路。
每天光是花在这10公里山路上的时间就得半天,对于上学之外还得回家干农活的学生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个适合的状况。
因此村民们大都不愿意取缔学校,既然外面没有老师愿意来,那么就想办法从村里找一个代课老师给孩子们上课,读过高中的江声发,就这样成了村民推荐的对象。
走上讲台的“江老师”
最初听到这个计划时,江声发也不是没有过犹豫的。
虽然确实具备高中学历,但教书育人除了学历之外还得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他实在有些担心自己毫无经验教不好、恐怕会误人子弟。
不过看看这个山村的现状,他也很明白村民和学生的难处——缺老师是明摆在眼前的困难,如果自己再瞻前顾后,那么村里的孩子要么就得花费大量时间去远处读书,要么就不得不为了不耽误家里的事而失学。
想来想去,他还是走上了讲台,从30岁那年开始当上了村里学校的代课老师。
能够让更多孩子获得知识,这本身是个很有成就感的工作,与此同时,也能让自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就像是受伤之后从头学习种种生活技能一样,江声发开始训练自己教书必备的种种能力。
用嘴翻书、用残肢绑上笔批改作业,这些虽然也需要慢慢习惯,但总的来说也算之前经验的延伸,难度最大的技能还是板书。
为了能够控制好粉笔,他做了一个铝合金的管子,用布带绑紧在残肢上,再把粉笔插进管子,就能用粉笔写板书了。
但这样的操作也谈何容易,首先粉笔容易碎,力道一大就容易断,力气太小又写不上去。
为了不让这一套笔套松脱影响上课,他总是让学生把笔套绑得尽量紧一些,哪怕是到了冬天也不愿意穿太厚的衣服以免影响板书。
不但如此,他还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粉笔字要写得端正美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从当老师开始,每天都会留下来再练习两三个小时。
即使回了家也是一有空就练粉笔字,家里的门板、桌面和地面都成了他练字的地方。
坚持一周之后他才终于慢慢摸到写粉笔字的诀窍,等到十几年板书写下来,他的粉笔字已经比不少正常人还要端正漂亮了。
漫漫教学路
江声发教过的学生、后来考入四川大学的江庆曾经回忆说,江老师虽然行动确实存在困难,但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麻烦学生替自己做这事那事。
就连写满黑板之后需要擦掉粉笔字,他也从来不叫学生来帮忙。
“因为老师的残肢比较短,他每次写板书的时候都必须特别靠近黑板,写满之后再用袖子把字迹擦掉,常常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粉笔灰。有时候边写边擦,连嘴里都是粉笔灰。”学生回忆,在课堂上看到的江老师,总是满身灰尘的模样。
这所大山小学只有一间教室,他是唯一的教师,必须一人负责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所有科目。
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坐在这间教室里,江老师总是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布置好作业让他们做,接着就给另一个年级上课。
条件艰苦、任务重,与此对应的收入也远远谈不上丰厚,他做的是代课老师没有编制,每月的薪水最初只有几百块,也就是学生给他带来的勇气以及自身秉持的责任感让他坚持下去。
所幸当地村民也都很体谅他的辛苦,生活中尽其所能地加以照顾,比如家里有些吃的喝的,很多人也都会想着给江老师家里送一些去。
江声发也就逐渐地在教学中累积经验,在教师的位置上越坐越稳。
而他也从未辜负乡亲们的期待,在他走上讲台执教的第一年,就因为因为教学工作优秀获得了600元的奖金。
有时候遇到因为家庭或者自身原因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江老师会找到学生本人或者家长进行耐心劝导,竭尽全力让所有孩子都接受教育。
有些家庭确实困难的,他还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来补贴学生。
从大山小学到安乐小学
在成为老师的第七年,大山小学并入了安乐村的安乐小学,江声发也随之转成了另一所学校的代课教师。
对于江老师来说,这一变化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大的不同。
他仍然按照一直以来的步调,认真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也仍旧时时关注着班里学生的出勤情况。
一旦有哪个同学无故缺席,他一定会想办法谈话或者家访,找出里面存在的原因。
要说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他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变多了。
安乐小学的位置在一条山沟中,距离江家有将近4公里的山路,所以每天早晨他必须7点出门、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学校。
当地所在的气候冬天常有雨雪,而失去双臂也极大地影响了江老师的身体平衡。
曾经在一个大雪天他就摔倒在途中的悬崖边,直到一个村民路过听到呼救才把他扶了起来。
后来此事被村民说了出去,安乐小学的校长认为应当对他的安全负责,便特批他一旦遇到天气恶劣可以不用前来上课,但江老师却认为缺失双臂摔跤不是什么新鲜事,没有必要因此影响学生的课业。
在这样兢兢业业、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工作态度下,有不少学生都从他的身上得到鼓励和感染,有了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的强烈愿望。
与此同时,他也努力为学校和困难的学生寻找帮助渠道,每当有心的组织为学校捐来教学器材、学习用具,江老师也总是十分欣慰。
至于目前最大的期待,一是能够把学生们上学走的土路变成硬化道路,二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转正的梦想
如前所述,由于一开始就是以“代课教师”名义走上讲台,江声发老师一直都没有编制、没有五险一金,最重要的是,没有真正的教师身份。
虽然随着经济发展他的收入有所提高,但每月仍只有1500元的“代课费”,而且还得去除寒暑假。
随着他的事迹走出大山、视频被传上网络、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被评为昭通好人、云南最美教师、云南好人、中国好人,不少人都为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奉献感到震撼,也希望他的生活工作条件都能得到改善。
要说得到更多钱的机会,江老师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曾经有培训机构打算聘用他,还提出了不低于10万的年薪,然而他婉言谢绝了。
他所追求的是通过讲台上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是他始终希望自己能成为“名正言顺教师”的一大原因。
但是他的这个梦想,却遇上了现实中存在的困难。
直到2021年,江老师的教龄已满18年,但转正的事仍然没有眉目。
原来,获得正式教师身份需要遵循“逢进必考”的原则,而相关的教师资格需要通过明文规定的体检规定,例如“两下肢不等长超过5厘米,双臂或双腿不能正常运用”等,均被列入到不能合格的情况之中。
除此之外,入编年龄被限定在35岁以下,而江老师如今已经47岁,显然也不符合关于年龄的规定。
在不少人看来,江老师已经用十八年的工作切实地证明了他足以胜任这份工作,他的辛勤也确确实实为提升当地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被几条“规定”卡住,确实太不人性化了。
然而规则的周密约定和严格执行,恰恰是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
因此当地教育部门虽然对江老师的感受表达理解,但同时也说明了明文条件在前,他们实在难以破格行事,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承诺会尽力为江老师申请到位各种符合规定要求的补贴福利,并在今后的时间内保持对他个人意愿的充分尊重,持续聘请他担任当前职位。
2022年,江声发老师依旧坚持在岗位上,令他感到欣喜的是,他的儿子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在将来择业的方向上,坚定且执着的选择了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当说起儿子的时候,江老师神情中满是骄傲,多年的父子相伴,他们俩之间的感情羁绊十分深刻,对于他来说,能够对儿子的人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就之一。
通过江老师的公开社交账号,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生活现状,安然且知足。
2022年2月2日,江老师拍摄了自己写书法的视频,他弯着腰,一笔一画有力且富有风度,最后落笔成“福”字,挺拔且美观;江老师说:送祝福,把福送给屏幕前的所有人,他祈愿所有人虎年大吉,新年快乐。
时隔17天以后,江老师又拍摄了自己如何洗头的视频,虽然没有双臂让他心动诸多不便,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看着他灵活的运用各种工具和办法进行自我清洁,很多网友都表示:“江老师棒棒哒!”“老师辛苦了!”
3月4日,江老师发布了自己中午辅导学生的视频。
其中,有个小男孩写作业头太低了,江老师还温柔的用自己的手臂扶起了男孩子,轻声叮嘱了几句,见男孩改正了写字姿势以后,就缓缓离开,然后去看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的耐心和温柔是无法骗人的,江老师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而孩子们眼神中透露出来对江老师的崇敬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岁月悠悠,江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教师岗位的热忱。
结语
江老师十八载坚持不懈的代课老师工作令人钦佩,毕竟在这样的身体残缺情况下,他十八年如一日的守在老师的岗位上,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而社会和政府也给予了江老师应有的回报,全民的关注和讨论热度,让人们再次聚焦在了乡村代课老师的群体,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老师工作的境遇和心酸,更是触动了年轻一代,这无疑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更好的积极导向作用。
政府方面也表达了会从实际出发,更好的为江老师争取权益和福利,让江老师能够继续守在老师的岗位上。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去,而江老师,依旧会站在老师的讲台上,送走一批又一批祖国的花朵。
官方参考文献:
《无臂乡村教师江声发代课村小18年,渴望有朝一日转正》;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1-11-29
《无臂乡村教师代课18年,县教体局:受限于政策要求无法转正》;澎湃新闻;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