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 > 小学

中元育英实验学校: 突出特色 服务好学生和家长

“最特殊的一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共4个学生。”11月14日,在位于西山区马洒营南片区的昆明市西山中元育英实验学校,当了几十年校长的陆正位,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负责,家长放心”

下午4点,中元育英实验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与此同时学校保安、辖区派出所民警已就位。随着放学时间的到来,身着统一校服的学生陆续从校园大门走出。

“我们是来昆明务工的,这个学校的老师挺负责的,把娃娃送到这里上学也比较放心。”来自楚雄禄丰的陈女士介绍,她的小孩是这个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对比下来,这个学校总体还是很好,在有限的收入下,能兼顾孩子上学,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满足了。

一至六年级337名学生陆续离开学校,热闹的校园渐渐安静下来,校长陆正位和其他教职工这才安心地收拾物品准备下班。

“作为进城务工人员,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能解决收入问题,还有这样一个像样的学校让孩子上学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这是昆明这座城市的包容和温暖。”来自农村的周师傅说,他的孩子在中元育英学校六一班,学习成绩不错,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当初送孩子到这个学校的选择是对的。

学校:坚持办学,让外来务工人员省心

据介绍,昆明市西山中元育英实验学校所在校址是原西山区马洒营南片区配套建设的标准化校舍,2004年正式办学,2010年由云南中元教育集团接管,并进行了校园建设、师资力量补充,高峰时期在校学生达700余人。

“这两年随着公办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我们的生源较为有限。今年一年级只有4位学生,去年的二年级只有11人。”陆正位感叹,这样的情况在他数十年校长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从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各班在校学生统计情况来看,六年级三个班每个班都是42人,五年级三个班分别是40人、39人、37人,四年级两个班均为27人,三年级两个班均为26人,二年级一个班共11人,一年级一个班共4人。

陆正位用断崖式减少来表述这样的情况。“尽管一年级这个班只有4位学生,我们配备的老师一个都没有少,教学质量从不打折扣。”陆正位说,学生虽然减少但教学从不敢马虎,老师的待遇没有减少,且在同类学校中算偏高的。

由于生源减少,面对今后六年级学生毕业后,这些老师的去留问题,学校理事长杨天华陷入了沉思。

“首先是学生方面,哪怕只有一名学生也要坚持办好学,抓好教学质量,不负家长的信任与期望。”杨天华表示,学校正多方努力,在稳定办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走小而精的思路,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出自己的亮点,让学校走的更长远,惠及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此外,寻找突破,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稳定数十位教职工的就业问题。

专家:树立品牌转换赛道破解困局

昆明市人大代表、教育法制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春光表示,近年来,许多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遇到了学生人数锐减、招生难的困境。像昆明中元育英实验学校这两年新生招生遇到的问题,许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对此感到十分地焦虑。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建为公办学校”,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这使得许多生源流向公办学校,加之生育率不断新低,适龄学生在不断减少,这对民办学校招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面对如此困境,民办学校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进行“突围”。

第一,办出特色。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都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公办学校天生具有一定的“优势”,民办学校想要不同于公办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将面临淘汰。

第二,树立品牌。各个民办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进行集团化办学,通过资源整合,办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从而打响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将有助于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第三,转换“赛道”。当招生困境难以破解时,各民办学校举办者可考虑从办学的“赛道”转到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赛道”。通过组织游学活动、提供兴趣培训等方式,给当地学生、家长提供优质的非学科类服务。

“夜色难免微凉,前行必有曙光。”民办学校举办者要树立信心,未来民办教育领域仍有发展空间。

全媒体实习记者:陈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