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微 吕档档
枣庄市互联网小镇毗邻新城高铁,与新客运中心为临,临近京台高速出入口,被称为京沪高铁线上的“小硅谷”。便利的交通让不少青年创客、科技产业入驻,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就坐落在这些古朴典雅的建筑中。院长曹衍龙说,他们搭建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就是为枣庄做人才引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升级转型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为技术培养人才
曹衍龙是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精度设计与质量工程、机器视觉与红外测量、智能制造与特种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现兼任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等多项职务。
为更好服务于枣庄双招双引工作,切实服务政企多方需求,曹衍龙积极引进浙江大学高水平团队在枣入驻生根,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总体战略部署和枣庄产业发展需求引入优质项目落地枣庄。他说,枣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比较薄弱,人才和技术的积累也相对欠缺,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在人才、科技成果及平台辐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迭代、人才培养与引进等难题,助力枣庄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浙大教授产学研项目、泛浙大资源企业落地枣庄,通过产品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引进人才。
工研院2020年获批为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已获批3家省级研发平台。聚焦新材料、医疗器械及智能制造产业化,30余优质项目落地枣庄产业化,现今已孵化引进企业38家,引进科研人员180余名,为枣庄双招双引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招商引资和本土企业发展同样重要
如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落地,让科学研究带动生产生活的发展,是曹衍龙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他联合浙大工科院系成立科技协同创新联盟,针对政府、企业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有效实现了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在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对接,打造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基地相结合的新型生态模式。
2020年,浙大山东工研院联合浙商及薛城区政府,共同建设薛城医疗智谷大健康产业园,依托产业园载体及高校创新资源,发起成立了山东首家基于高校成果转化的医疗器械创业孵化及产业化平台——“慎思创新CDMO平台”,借助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以“拎Idea入驻”的全生命周期孵化理念,建立从研发-中试-注册-生产-销售等服务链条,打造鲁南地区医疗产业集聚群。短短一年的时间,已孵化高端医疗器械项目18个,招商聚集项目10余个,预计2021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税收4500余万元。
曹衍龙说,招商引资固然很重要,本土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不能忽视。“从经济活力上讲,保持大型企业的活力对经济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中小企业对经济活力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在某种意义上,中小企业往往成为保持地方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曹衍龙说,浙大山东工研院作为浙江大学在山东布局的重要产学研平台,目前已有效构建“政府+大学+企业”的创新利益共同体,基本形成了园区+产业+金融的载体建设联动模式及技术+人才+资本的要素集聚机制,通过孵化新技术、招引新人才、打造新产业,成为枣庄市聚才引智的“风水宝地”,助推枣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建立与提升,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和科研人才荟聚枣庄,为枣庄及山东新旧动能转化、构建具有枣庄特色的“6+3”现代产业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