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尼媒体头版报道了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的最年轻印尼学生。他正是从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塞缪尔(SamuelD.Widijatmoko)。他的博士研究成果为动力锂电池资源回收提供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最年轻的化学工程博士
塞缪尔(SamuelD.Widijatmoko)于去年11月完成他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博士研究课题并且通过了答辩,拿到了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刷新了印度尼西亚人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的最小年龄记录。当时,他的年纪是24岁10个月。
来到宁波之前,塞缪尔一直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就读。但在看到中国巨大经济、科技潜力之后,他听从了家人的建议,选择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塞缪尔说,他很喜欢在宁诺学习的时光,也很喜欢宁波这座友善的城市。“这里丰富的国际化资源,众多优秀的伙伴,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完成本科学习后,他萌生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打算。为了完成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塞缪尔每天要花七个小时做实验,三个小时整理数据与查阅文献。这份自律与刻苦,使得他在导师菲利普(PhilipHall)博士和英国诺丁汉大学迈克尔(MichaelW.George)教授的指导下,提前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2018年,他还获得了由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IChemE)举办的第30届马来西亚化学工程师国际研讨会的“最佳报告奖”。
他的导师菲利普博士介绍说,塞缪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很高兴可以看到他获得这个荣誉。他的研究对于全球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责任感的工程师
据塞缪尔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2015-2020年中国锂电池的产量不断增长。去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188.45亿只。随着带来的则是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理难题——其含有的的重金属和有机溶剂一旦浸入土壤和河流,被农作物吸收或在鱼类中富集,将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此外,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锂和镍等属于稀有有价金属,任其流失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塞缪尔的博士研究课题正是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钴这一稀有元素,用来制造新的锂电池,实现材料的闭环使用。塞缪尔介绍说,“和石油一样,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也是有限的,不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总会有用完的那一天。”他开发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不仅实现了正极材料所富含的钴锂的有效富集,同时将负极石墨材料、铜铝箔片以及隔膜材料分选回收,实现了集成式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综合回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现有工艺的综合回收效率与环保效益。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实验室规模的研发。塞缪尔作为第一发明人,为该项目申请了发明专利,有望在将来得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应用。他本人也已经以博士后的身份加入英国诺丁汉大学强有力的光电研究团队,继续他的科研生涯。
塞缪尔说,他为自己的工程师身份深感自豪。“步入21世纪,人类面临诸多挑战——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生态恶化……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希望能发挥所长,努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