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微信抢红包, 怎么抢最多? 杭州5位高一学生发现了一个规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微信里的拼手气抢红包功能,如今已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应用越来越广。比如,记者楼下的咖啡吧近来推出“抢红包薅羊毛”优惠,谁在微信群里抢到的红包最大,就能免费喝一杯饮料。鹿姐姐几乎天天抢,但从没拿过“手气最佳”……

太郁闷了!浙大附中一位和记者相熟的老师,听说此事后,建议鹿姐姐去一趟该校第二届科技创新节,因为有5位高一学生找到了微信红包背后的数学规律!

“先抢抢不到大红包”“后抢往往更容易手气最佳”这是浙大附中高一(4)班钱昊城和他的小伙伴们,通过实验、假设、论证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总结出的两条抢红包攻略。

看完他们的研究报告,记者觉得不虚此行,同时也被点燃了好奇心:高中生们为何要做这样一个课题研究?

钱昊城同学告诉记者:“因为我们发现,人们抢微信红包的心态非常有趣,平时花几十块点奶茶不看标价,花几百块吃火锅觉得问题不大,但手机抢几毛钱,就激动到爆炸。那么拼手气红包的金额有的多有的少,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数学规律?我们小组的成员就想到对此进行研究。”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浙大附中浓厚的科创氛围和各科老师的大力支持。这是一所以传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的高中,在这里,科创是一项人人参与、人人探究、人人发展的“全民运动”。

几年前,浙大附中校友、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生裘嘉毅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希望之星”大奖。据悉,裘嘉毅在浙大附中就读时,就凭借科技小论文拿到了杭州市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一等奖及省级二等奖。

在这里,还有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以及土耳其科学能源工程大奖杰出成就奖,他们设计的“垂直风压发电装置”填补了国内国际高风速发电的空白。甚至曾有高二学生的一项发明专利,获得某新型能源公司的青睐,并希望学生能以技术入股。这家公司还坦言,该技术市值潜力无限。

除了发明专利之外,近年浙大附中两校区(玉泉校区和丁兰校区)还有许多学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以及许多学科创新类奖项。

学生专利清单

浙大附中“牛娃”们的创新成果,好像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描绘出这道风景的,是浙大附中对国家战略育人导向变化的落实。

国家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方针,落实到高中教育,有三个改变:

1.全面启用新课程新教材,加强知识与真实情景的联系;

2.取消与学科竞赛直接挂钩的自主招生,改为强基计划,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3.教育部认可的35项赛事,以科技类竞赛为首,五大学科竞赛仅是其中一部分。

作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浙大附中如何落实国家战略育人导向的变化?附中做了三件事:

科技类选修课随便选

在浙大附中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中,科技类课程尤其醒目——

• 《创新创意课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发明创造的思想及方法、生动的案例解析、课堂互动和实战指导,激发创新创意的灵感,甚至掌握创新创造的“绝招”。

• 《3D打印高级技术》,熟悉3D模型的设计、建立、切片、打印和后期处理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布局能力,掌握运用3D建模软件实现创意的方法。

•《无人机智能操控》,认知无人机构造,进行无人机的智能化控制。

• 《图形计算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应用套件”,形成数据、图形、方程、模块(函数)等的联动,使代数、几何、数据处理等不同模块实现真正的融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强大的技术工具。

•《人工智能基础》,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编程语言python,快速掌握编程基础知识、编写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代码。为培养领先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

很多高一新生一进校,看到这样一张又新潮又有趣的选修课“菜单”,都挑花了眼:门门都喜欢,样样都想学。

科技类社团遍地开花

杭州最强的天文社“星光闪耀”

社长跻身天文奥赛国家队

夺得亚太天文奥赛金牌

3D打印、避障机器人、无人机

“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日常的课程和社团,浙大附中学子还有专属的“科技·创新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就是为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青少年创新成果的交流。

记者刚刚掌握的“抢红包攻略”,正是本届“科技·创新节”的新成果之一。

也有同学研究出了如何折纸飞机能飞得更远,包括增加纸飞机的自重,例如添加回形针,将折的纸对折一部分后再折纸飞机,都可以让纸飞机破空而行;用透明胶将纸飞机容易展开的部分粘在一起,让整个整体更好地飞行,也能减少一部分空气阻力。

还有同学设计出了神奇的智能衣柜,能自动推荐当天最适合衣物!简单说,就是通过放置在室外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再根据人体散热会向外辐射红外线,而衣物能反射部分红外线起到保温作用的原理,在衣柜内测量衣物阻碍衣架内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的数值,比较室外温度与已测量得出的合适数值进行匹配,得出最适合一天穿的衣物。

这个特殊节日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创新灵感,也给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门。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很好奇,在科技创新育人方面,浙大附中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到位?这离不开以下四个原因:

离不开浙大基因

浙大与附中之间有一条路相连——“浙大路”。浙江大学对待浙大附中像母亲爱护孩子、像兄长珍惜弟妹。浙大附中的发展,一直得到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浙大教授来附中讲学、附中学子赴浙大实验室参观、学习、做实验,都是常态。

从2014年4月起,学校开设“浙大教授与学术人生”系列课程。2016年,学校与浙江大学的八十多位名教授签约,成立浙大金牌教授讲师团浙大附中教学点。脑神经研究专家罗建红教授,浙大高分子系教授、石墨烯研究专家高超等专家,都是浙大附中的兼职教授,他们都给同学们带来既精彩又触动心灵的课程。

教授们把自己的专业背景、如何做学问、怎么理性看世界和浙大附中的高中生交流,往往浙大教授的一句话、几处点拨,在顶尖实验室操作时的心灵触动,都让浙附学子的梦想触手可及。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住罗建红教授,纷纷提问,罗教授与同学们交流,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这些孩子前年参加高考,照片里的考到浙大的有5个。

像“抢红包”研究小组,就由学校邀请到了数学科学学院的毕教授,为他们的论文进行一个提高。

“在与毕教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并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启发,获得了更多的思考。”钱昊城同学告诉鹿姐姐,“由于抢红包是一个热点话题,这个课题贴近生活,但其实拔高还是有一定难度。后续在排除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理论推导后,只能向建模类课题发展进行进一步拔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毕教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她巧妙地将计算机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建议我们可以用Python拟合一个微信红包的随机函数,并可以对它进行一些改动,使得微信红包的手气最佳和红包分配关系由我们自己来调整,这便是一种创新。我立刻按照毕教授的指导,通过Python对此进行设计。”

离不开学校课程基地大力支持

除了有浙大作为强大后盾,浙大附中也有自己的课程基地。浙大附中与省博物馆、省图书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13家省市单位合作,建立课程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像沈阳、李可、蓝希靖三位同学做的“食品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的研究,就跑去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三位同学起初是对于红酒中是否含二氧化硫感到很感兴趣。由于当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加以实验器材受限,实验还有一部分可以继续加深。经过老师的推荐,他们就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肖朝耿教授及其团队初步确定了课题,在浙江省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研究真空包装食品中细菌残留芽孢是否会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由此研究食品更好的储藏条件。通过本次实验,他们得出初步结论,那些物质经过检测后,其含量极少或者在安全范围以内,对身体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离不开学校的责任感主题教育

重视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浙大附中的德育传统,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品牌优势和办学特点。浙大附中的学生经常带着课题走出象牙塔,以家国情怀与研究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曾有学生在杭城直饮水点进行水质检测,拟写课题报告,并得到城市管理部门积极回应;有学生进入绿色企业,开展低碳环保主题的课题研究;有学生到医药生物企业学习一线的医学检验流程……

在本届科技节中,附中学子可谓是将“责任感”进行到底。有同学聚焦亚运会,以亚运会迎宾为主题,设计各类机器人应用,有趣、有用;有同学将目光放在新冠疫情,针对新冠疫苗不同品类的作用与接种相关事项进行研究……

科学创想从生活中来,最终也要作用于现实生活。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注,是附中学子身上最鲜明的印记之一。

离不开学校对每位学生的呵护

学校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秉持“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的理念,只要你有兴趣有特长有优势,都拥有可以被点燃的可能。

有位毕业生说:在浙附的3年,把没看到过的昆虫都看了个遍,把不认识的植物都认了个遍。

因为学校的生物课是这样上的:200多块“躲起来”的植物名牌,留给好奇心强的同学去发现去学习。师生联手搭建最专业的植物分类网站;为校园植物编写“家谱”……

所以,有位同学写下这样的感悟:“生物不只是课本,还有草地上的那只蜗牛”。

新高考背景下,浙大附中坚持不搞“套餐制”,支持学生自主选科,学校特色的走班制教学模式已臻成熟。

而自主选科的最佳伴侣,就是浙大附中的“生涯发展规划”项目。学生享有专门的生涯规划教师与生涯规划课程,学校更是会邀请各行业的家长代表走进校园,开设专场系列讲座,让附中学子在面对“七选三”与未来80个高考专业志愿时不再迷茫。

求是精神呵护创新基因,明远文化涵育家国情怀。对一所高中而言,举办科技节,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育学生的探索精神、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和面对困难、处理挫折的能力。在浙大附中的科技节上畅想过的孩子,未必会在未来成为科研工作者,学术与创新的种子却早已种下,必然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绽放华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