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浙江一大学让学生报名捡垃圾, 名额有限还得抢? 行为主义害人不浅

国庆假期不知不觉中就悄悄过去了,节后大家都还没回过神来,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还回味着假期的种种快乐。相比起已经上班上学的网友们,浙江大学的部分大一同学就“幸福”多了,依然还在放假中,而且放假的形式也是“独辟蹊径”:当志愿者去西湖捡垃圾。

“捡垃圾很累,但是我很快乐”

小李是浙江大学的2021届新生,说起第一次当志愿者的捡垃圾环保行动,小李表示很有意义。

“我们放弃了国庆休假,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到西湖景区捡拾垃圾,宣传环保。同学们对这个活动也都很热情,自己的志愿者名额是费了很大的劲才抢来的,能参加志愿者活动很有意义,把垃圾捡拾干净能让游客更有体验感,虽然累但也快乐着。”

捡垃圾还要规定时间,“从早上的9点开始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6点”整得和上班一样,这样的捡垃圾活动,难道不是行为主义吗?真正的为环境着想的捡垃圾,难道不应该是只要有垃圾就捡的吗?垃圾也不会挑时间掉的。

行为主义害人不浅

放弃假期去西湖捡垃圾,其实这个志愿者活动的初衷还是不错的,毕竟宣传的主题环保正能量,很有教育意义。但是试问那些抢着报名的大一新生们,真的是为了环保为了干净的目的吗?如果不是学校的学分有硬性要求,达不到学分无法毕业,同学们真的会那么积极吗?

所以看着西湖边的这些同学们积极捡垃圾的身影,被贴上了学分的标签后,看起来是不是只是做个仪式而已呢?

“有姿势没实际”而已,行为主义罢了。如果真为了环境友好,觉得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小编认为,不用抢着报名,也能随时随地地去帮西湖清理垃圾。各位看官们觉得呢?加入了一些特定的仪式感,让目的不单纯,也并未让学生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顾此失彼,为了学分而捡,做了个仪式,忘记初心,让学生学会了装腔作势,这种仪式感,这种行为主义,真害人不浅。

各位看官们对于这种仪式感,是否也持否定态度?欢迎在评论区下方发表你的看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