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教育资讯

二本突然变成985重点大学, 学生的学历也会一起升级吗?

这种情况在非常久远的时代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只是不多见,现在是不可能了。

1998年,原浙江大学合并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组建新浙江大学。其余三所院校在当时都没有获评211工程院校,但就其学术水准来看,杭州大学应该是有这个实力的,其他两所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这样一个边界线水准上。至于某些人所说的三所都是211工程水准的院校,有一定道理,但恐怕不完全符合事实。而三所院校在当时都已经获得了211内部提名的说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作为省属院校,一个省内一般只有一个名额,浙江很难突破这样一个限制,而且后来浙江省居然还没有办法再推举一所新的大学,可见在这个方面中央并没有给浙江任何特殊待遇。

在那个时代一二本的院校划分是非常的严格的。部属院校一般在一本层次招生,省属院校一般在二本层次招生,不过某些省属院校的少部分优质专业,可以在一本招生,不过很多时候是只在省内如此。所以当时的一本含金量很高,二本院校的含金量其实也比现在要高一些,有不少著名的院校,在当年都是二本招生的。比如现在作为211工程院校的太原理工大学,当时叫太原理工学院,长期在二本招生,不过由于工科方面很有优势,所以当时被称为二本小清华。在大部分地区,都要以一本线以上的分数才能录取。所以虽然是二本院校,但生源质量和一本院校的差距很小。作为211院校的中央财经大学,曾经长期在北京地区以二本身份招生,当然在外地多在一本批次招生。可见那个时候二本院校有一些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在当时还有一个叫三本院校。主要是民办本科院校和公立院校的独立学院。所谓独立学院实际上就是公立院校名下的民办学院。学费比较贵,但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低。

所以在那样一个合并浪潮的时代,像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这样的省属院校,无论是在浙江本地还是在外地,基本上都是在二本招生的,不排除少部分优势专业在本省以一本身份招生。但按照这样一个总体的招生情况定位为二本院校其实并不过分。不过按照上面所说也可以明白,由于当时的一本资格非常严格,所以定位为二本院校,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水平不好。

至于学历升级,在当时来说,恐怕还不见得都是正面效应。

应该说在那个年代虽然也存在着学历崇拜的情况,但由于大学生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名校和非名校的差异不是很大。在当时社会人才流动相对来说并不自由的情况下,很多学校的学生毕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名牌院校的名号,反而不如有关系的非名牌院校来的实用。

其实在合并初期的时候,内部各方是有不少抱怨的。比如老杭大校长就一直坚定的反对合并,他的理由很简单,老浙大以工科为主,又是合并以后的核心高校,势必将导致其后以工科院校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一所综合性大学,这对于以文科见长的杭大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伤害。后续浙大文科的持续走弱,甚至于还不如杭大时期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也就证实了他的想法。

从当时的招生情况来看,出现了在短时期内录取分数线的快速下跌。在合并到了第5年左右的时候,浙大的分数线才开始逐步回升。可见从社会反响来看,考生在短期内是看空浙大发展的。在这一阶段,浙大经历了一个生源上的大滑坡。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觉得以一个顶级一本的是分数线去读一个原来二本的学校的专业,有点亏。

从当时的毕业生反响来看,很多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尤其是其他三所学校的优势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会特别强调老学校的名号。可见在当时新浙大的品牌还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远不如老学校的品牌好用。

浙大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有多重因素影响。首先根本性的因素是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浙江省内又只有这一所拿得出手的院校,所以得到了当地省市两级政府的顶级支持。浙大的校友会是中国各所大学当中对母校最慷慨的,捐款数量多年领跑全国。一位和浙大有着密切关系的武姓学者模仿美国的大学排行榜,做起了排名生意,顺带推广起了母校。由于其最早从事这门生意,在社会上影响力不低,浙大在这个排行榜中仅次于清华北大。浙大借着这个机会很好的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算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也就是大概到了2010年左右,新浙大的品牌和社会形象构建基本完成。这个时候,原来三所院校的毕业生的文凭水准才真正实现了级别上的提升,从一个地方省属大学,变成了985级别的顶级院校。但是这个时间可不短,整整10多年。

大概是在2005年以后,大批的优质省属院校,已经基本进入一本阶段招生。很多水准不是特别好的省属院校,也将部分优势专业拿到一本招生。这就导致了二本质量的下滑。几年以后不少地方干脆把三本院校并入二本招生。二本院校的质量进一步下滑。而最近几年某些地方干脆取消了本科院校分级录取的模式。

之所以要强调这亿点就意味着在这个时间点以后的高水准院校合并当中,一般就不可能出现一本和二本配对的情况了。作为一本院校当中的佼佼者的985院校,更加不可能去找一个已经严重质量下滑的二本层次院校来合并。合并对象肯定是要在一本层次的院校当中寻找。

应该说在那样一个一二本院校划分非常严格的年代,很多二本院校的水准也是不错的,能够考上二本院校的优势专业,未来发展其实也不见得很差。就学生素养来看的话,一本院校总体有优势,但个别专业上还不见得真的就一定如此。这种合并之后带来的学历效应,往往在当时还不是非常明显,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作为弱势方来说,其优势专业的学生还不见得会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有的时候老学校的招牌其实更管用一些。

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